华侨网 美食健康 首間獲智慧醫材許可的醫院 林口長庚成功祕訣:有用比有趣重要|天下雜誌

首間獲智慧醫材許可的醫院 林口長庚成功祕訣:有用比有趣重要|天下雜誌

【AI實戰】AI應用百花齊放,本欄位每期介紹各產業新做法,由智慧醫療打頭陣。長庚醫院頻獲國家新創獎,他們成功的祕訣,竟是不怕無聊?

文章語音朗讀・
09:16
00:00

/

09:16
1X

調整朗讀語速

長庚-人工智慧-AI-智慧醫療-王永慶-郭昶甫

舟狀骨骨折很常見,但在臨床上容易被誤診為手腕扭傷,若延誤治療,很可能會引發關節炎。林口長庚開發的「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可在很短時間內協助醫生診斷,及早發現問題。圖片來源:邱劍英攝

醫療業是人工智慧熱潮下,最被期待的產業之一。因為人工智慧訓練的軟體,可以像醫療器材一樣進行診斷,已成為浪潮。

根據Global Data分析,全球醫療器材的人工智慧應用市場規模,將從去年3.36億美元,成長為2027年的12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達29.1%。

在美國,截至2023年10月為止,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核准692件人工智慧或機器學習輔助的醫療設備。

台灣正要開始急起直追。食藥署過去3年已核准105件相關醫療設備,其中37件為國產,有兩件由林口長庚開發,分別是「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與「心房顫動偵測軟體」。林口長庚是全台第一家獲得智慧醫療器材許可證的醫療院所。

今年2月,長庚再接再厲,透過判讀心電圖,篩檢心臟衰竭的偵測軟體,取得第3張許可證。

王永慶洞機先,大數據成利器

這一切得從20年前說起。長庚醫院很早便在創辦人王永慶的指示下,將所有資料電腦化。有了資料,就可以分析。加上長庚是全台最大醫療體系,有最豐富的大數據。

2018年5月,林口長庚醫院斥資4500萬元,成立「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

五年多來,實驗室與醫院臨床單位合作開發的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頻頻獲得國家新創獎。目前研究團隊有20多人,分別負責資料分析、模型製作、網頁、app設計、協調溝通等工作。

以骨折偵測軟體為例,開發團隊包括2位工程師、2位資料科學家,另外有4位臨床醫師參與,再加上國外合作單位的2位研究人員,整體參與人數大約是10人左右。

如同快篩工具,而非取代醫生

長庚醫院很早就確認,醫院投入AI發明的目的「不是要取代醫生診斷,而是提供協助,」林口長庚副院長、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溫明賢強調,「人工智慧軟體就像是一種快篩工具,可以迅速、準確地找出有潛在風險的患者。」

確認目的,下一個難題,就是實驗室人力、資源有限,要如何篩選來自各方的提案?

「好不好用、有沒有用、有沒有辦法維持、能不能解決使用者痛點,是首要條件,」人工智能核心實驗室主任郭昶甫解釋。

AI雖然日新月異,但郭昶甫選題的經驗是,「有時最有用的東西是最無聊的。我們要做的不是有趣的東西,而是對醫護人員真正有影響力的事情。」

以「腕部舟狀骨骨折偵測軟體」為例,舟狀骨是手腕腕骨的8塊小骨頭之一,非常容易發生骨折,是很常見的骨科問題,卻不容易辨識。尤其在急診區,經常被誤診為手腕肌肉扭傷,沒有第一時間得到骨科醫師的治療,延遲治療時機,有可能造成關節炎。

好用且可持續者,優先開發

偵測軟體用在急診,可提高醫療影像辨識的準確度,及早發現問題、進行治療。

又譬如,透過心電圖篩檢心臟衰竭的偵測軟體。一般心電圖無法準確預測心血管疾病,最精準的診斷得透過心臟超音波。但心臟超音波費用昂貴,且需要專業技師或是醫師操作,還得等兩、三個月才能知道結果。

而新開發的人工智慧整合十二導程心電圖,以過去170萬名病患、近600萬張心電圖為基礎,可快速預測病患風險有多高,還能預判可能死因。兩者都是有廣泛運用的發明。

知名管理學者、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認為,偵測系統較容易被醫生接受,因為其定位是協助醫護人員而非取代。

以舟狀骨骨折為例,此系統有效降低急診室誤判,正確轉診到骨科,而非由急診取代骨科醫生,降低骨科醫生的疑慮,因此願意一同參與開發。

實驗室選題之外,長庚醫院「AI智慧醫療應用審查小組」也會協助評估,專案在臨床上是否可行、是否能為醫院整體帶來正面效益。

除了影響力,有沒有辦法維持,是AI軟體開發的特殊關鍵考量因素。郭昶甫解釋,AI運算相當耗費電力與算力,每項設備投資動輒要數千萬,在開發時,就得全盤考量長期的維護成本,組織是否有能力負擔?這是必須要思考的問題。

實際進入開發,其實人工智慧軟體的開發流程和一般相近。第一步必定是定義使用者需求與軟體規格;第二步是蒐集資料,包括原始資料、已標記的資料等;開發模型只是第三步,第四步才是將模型轉成臨床使用的系統。

「模型跟在醫院可使用的工具之間,還有很大差距,」郭昶甫解釋,AI牽涉到運算,必須考慮介面在哪裡?哪裡要做運算?更關鍵的是,臨床必須確保像超商24小時不間斷運作。

對長庚醫院而言,開發AI工具主要目的是在醫院使用。取得食藥署許可證後,下一步就是要用在醫院裡。這時的關鍵是壓力測試:同時間可以有多少人上線?可同時處理多少影像?網路頻寬是否足夠?

軟體上線後,AI智慧醫療應用審查小組會持續追蹤執行成效,例如:是否有提升效率、減少錯誤率、能否持續應用。

與外界想像不同,郭昶甫指出,AI工具開發過程,最大的挑戰是溝通。

很多時候,使用者無法清楚表達自己的需求是什麼,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很多流程或做法,醫護人員做得很熟練、已經習慣了,不覺得有改變的必要。」

溝通最挑戰,法規更耗時

譬如,手術後,避免器具留在患者身體的防呆機制要一再仔細盤點器具數量,其實可以用AI照相比對,但醫護人員很習慣了,不會想到。這時,就得讓他們實際看到或感受到改變後的好處。

AI應用是一種工具,不是要取代醫生診斷,而是提供有用資訊,協助醫生進行判斷,提高醫療效率與品質。(邱劍英攝)

第二個挑戰是資料判讀。AI訓練的關鍵是資料,臨床上,醫師判讀難免會有個人主觀判斷,產生些微差異,但訓練模型時,必須要建立共通標準。

例如:如何判定是否有骨折、骨折發生的確切位置在哪裡等等。因此,得花費大量時間反覆和醫師討論標準的設定。

到了臨床試驗階段,就要驗證模型的正確率、靈敏度、特異度等指標,還必須反覆檢驗最源頭的資料輸入是否正確,這又得耗費一段時間,比模型建立還要花功夫。

「所以我們常常是花幾個月處理資料,然後只花了幾天,就建立好模型,」郭昶甫說,更長的時間是申請許可證,「平均來說,如果是模型開發,都是以週當單位,甚至可以天計算。但是,如果要變成使用者實際能應用的產品,就需要以月或是年為單位。」

有5年經驗,郭昶甫分享,AI技術已經變得像是大宗原物料一樣,建立模型都不是問題,但「如何在臨床上應用,而且能長期維持,從無到有建立新的ecosystem(生態系統),這是我們最重要的任務,也是最大的壓力來源。」

湯明哲認為,長庚的經驗印證「新經濟時代的資料,有如舊經濟時代的石油」。台灣健保資料庫是全世界最豐沛的寶藏,台灣應該運用這些寶礦,成為下一代競爭力的來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減重祕訣新發現:把甜食留在早餐吃|天下雜誌

神經科學家的護腦祕訣:喝咖啡加5種香料|天下雜誌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