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美食健康 親人過世1/4民眾表示「難過一輩子」,悲傷治療如何幫你走出谷底?|天下雜誌

親人過世1/4民眾表示「難過一輩子」,悲傷治療如何幫你走出谷底?|天下雜誌

《康健》在Facebook粉絲頁向讀者提問「對於至親的離開,須隔多久後才不感到傷心?」多達1/4的民眾表示,會難過一輩子。專家建議,喪親之痛可能不會消失,但可學會將這道傷痕化為「創傷後成長」的契機。

文章語音朗讀・
08:59
00:00

/

08:59
1X

調整朗讀語速

喪親-生死-至親-情緒-諮商-悲傷治療-創傷

圖片來源:Pexels

即便生前好好陪伴,面對重要親人的離世,無論是久病臥床還是突發意外,造成的衝擊往往仍難以讓人接受。日前《康健》詢問廣大讀者「對於至親的離開,須隔多久後才不感到傷心?」在短短5天內獲得217則回覆,其中不少人指出至少須10年至20年(11人),提到去世的親人才不會哽咽,甚至是一輩子都會覺得難過(56人)。

精神科醫師伊莉莎白.羅斯(Elisabeth Kübler-Ross)在《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一書中,提到在面對重要親友逝世時,會經歷「哀傷5階段」,分別為:

  1. 失落與否認(Denial)
  2. 憤怒(Anger)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4. 憂鬱(Depression)
  5. 接受(Acceptance)

親人過世為什麼需要悲傷治療?

部分喪親者在親人離世後,除難過外,也可能會出現食不下嚥、失眠、做惡夢、反覆回想當時的畫面,甚至是產生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或憂鬱症等心理疾病。這時藉由悲傷治療/輔導,可以讓個案了解自己目前的情緒,整理痛苦與憤怒的心情,慢慢從親人過世的失落與悲傷中走出

當悲傷的時間拖太久或強度太強,對個人身心健康影響甚鉅。(Pexels)

台灣大學學生心理輔導中心諮商心理師陳奕安指出,悲傷是人類自然的情緒反應,但當悲傷的時間拖太久或強度太強,將嚴重影響個人身心健康。她說,不少個案多已努力調適一段時間,但自覺狀態依然無法恢復,才決定求助。例如一名個案原本個性陽光開朗,但家人意外過世後,發現自己心情遲遲無法恢復,日子在「硬撐」中度過,而求助諮商。後續透過悲傷輔導梳理內心情感,在晤談時好好哀悼,才逐漸從難以喘息的悲傷中走出。

相較於與其他親朋好友討論,可能會獲得「該學會放下」、「不要一直想」、「別再哭了」等回覆,讓喪親者倍感壓力。諮商則提供了安全的關係與空間,靠著理解個人處境、不隨意評價或要求快速恢復,帶領喪親者認識及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情感,也在探索悲傷經驗及矛盾情感的同時,理解與接受失去親人造成的改變,重新建立未來的生活。同時,靠著心理師從認知、情緒或行為的面向切入,就像有人一起並肩作戰般,讓喪親者無需單獨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悲傷。

悲傷治療的4大任務階段:

  1. 接受失去與失落
  2. 經驗並處理悲傷的痛苦
  3. 重新適應已逝者不在的環境與個人價值體系
  4. 情緒轉向放眼未來

接受悲傷治療時,喪親者在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雙軌擺盪」(DPM,又稱雙歷程模式)的情形,生活在失落與復原的兩端擺盪。時而專注在已逝者的悲傷中,時而致力創造生活中的改變,直到喪親者找到新的生活方式與心理上平衡為止。

與一般悲傷不同,部分喪親者可能經歷「複雜性悲傷」。如生活遭思念所支配、產生強烈孤獨感、無法相信親人已經去世的事實、出現過度煩躁與憤怒的情緒、覺得生活空虛無意義等情形。

陳奕安表示,複雜性悲傷的形成因人而異,如喪親事件的複雜性、與已逝者的關係及喪親者過往心理狀態等,都可能會有影響。心理師在諮商時,則會帶領個案探索情緒,釐清內心的感受,幫助個案從悲傷狀態中恢復。

想與已故親人連結,不一定要讓自己痛苦

陳奕安表示,對大多數人來說,悲傷會隨著時間慢慢變成生活中的「背景」,但不會不見。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所教授李玉嬋舉例,就像父母失去小孩,即便過了一段時間後可以繼續過生活,但心裡永遠會有個「很大的黑洞」,看到其他小孩時心仍可能隱隱作痛。

失去親人的悲傷,一般隨時間拉長可能會逐漸化為生活中的「背景」。(Pexels)

喪親之痛可能不會消失,但可學會將這道傷痕化為「創傷後成長」的契機,將經歷過的創傷事件轉化為正面的心裡影響,不讓生命中的遺憾成為通往幸福人生的阻礙。李玉嬋說,經歷至親離世的民眾,無論是透過諮商或個人努力,若能成功達到創傷後成長,就有機會改變心態,從過往痛苦對身心帶來的束縛中脫離,變得更珍惜自己周邊的人事物,或轉向協助正在經歷同樣悲傷的人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可以順利達到創傷後成長的狀態,部份喪親者在至親去世後還是會陷在悲傷的情緒中走不出來。

而這個難以走出傷痛,或將自己沉浸在痛苦的狀態,在外人看來雖難以理解,但追根究底,是因喪親者還未找到可與過世親人「持續有連結」的方法。

李玉嬋表示,曾有一名母親在孩子於軍中意外過世後,幾乎每天都抱著兒子的照片哭。仔細詢問後,才發現該母親其實是希望用眼淚,向已經離世的孩子表達「我永遠不會忘記你」的情感。因以眼淚作為與兒子連結的方式,讓這名母親害怕如果停止哭泣,就是忘掉自己的孩子不在了的事實。

「連結可以持續,但不見得須以『痛苦的』方式來維持,也可以是美好的。」李玉嬋說。

如以前和對方相處時經歷的快樂及喜悅,或與對方溫馨的互動等,透過建立正面的連結、特定的儀式及配戴紀念物,讓過世的親人能成為一股正向的力量,存在還活著的人心中

自助人助 喪親後復原之路不必一個人走

面對喪親,除尋求專業外,失去至親者也應學會自助,試圖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悲傷調整方式。如找朋友吃飯聊天、靜靜地一人聆聽音樂放鬆,至郊外走走散步,又或是求助於信仰等,以健康的方法舒緩失落與悲傷,都是讓痛苦值慢慢下降的方式。

如夫妻其中一人突然離世,另一人無法停止對對方的想念,甚至每天都過得很痛苦時,可嘗試以「限制哀傷時間」的方式調適。允許自己每天有1~2小時的時間,好好地感受悲傷與思念的情緒,待時間結束後再回到日常生活,而不只是一味壓抑或逃避悲傷的情緒

懂用6大調適法,幫助面對親人離世:

  1. 定時找親朋好友吃飯聊天
  2. 運動或至戶外走走散心
  3. 允許自己每天有固定的時間感到悲傷和哭泣
  4. 尋求心理專業人員協助
  5. 以宗教信仰作為心靈寄託
  6. 從事較讓自己感興趣的活動

李玉嬋說,個人平時即可透過培養「自我效能」(self-efficacy),為可能的悲傷與痛苦做準備。如列出個人面對難過和悲傷時的調適方法,創造自己專屬的「快樂清單」。

若未來遇到須調適的事件時,就依該清單執行,避免落入自覺走投無路的狀態。雖失去至親後情緒難短時間恢復,但若在悲傷時有機會「自己成為自己的心理學家」,找到自我療癒及照顧的方法,就有機會讓過世的親友留在心裡的同時,也過好自己人生。


創傷後成長

由心理學家Richard Tedeschi與Lawrence Calhoun提出,意指個人經歷創傷事件後,逐漸產生改變自我認知、調整與他人的關係等正向的個人經驗及成長。如遭重大災害影響的其中一名受害者,在完成個人心裡調適後,反過來協助其他受害者等。

(本文轉載自「康健雜誌」,版權所有,本刊圖文非經同意不得轉載或公開傳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冬日養生 食療潤肺

經常虛累累、易感冒、有口臭?養肝14種食物,蛤蜊湯、紅棗都上榜|天下雜誌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