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飞花文摘 對於征文比賽的一點兒後續感想

對於征文比賽的一點兒後續感想

作者:洪田

加中友誼促進協會舉辦的第二屆征文比賽暫告一個段落了。比賽結果將在5月26日的頒獎會期間現場公布。作為評委和評選委員會的負責人,筆者參與了這一征文比賽自始至終的全部過程,願意就此聊一點兒感言。
無論是華工來加拿大修建鐵路的歷史,還是稍後的排華法案實施的經過,對於大多數華人而言都是漫漫迷霧不知曉。這次征文比賽,希望促進更多的朋友關注這些歷史,研究這些歷史,思考這些歷史,讓華人的巨大付出和貢獻不要被漠視和遺忘,讓華人曾經遭受的苦難不再重演,讓加拿大社會保持仁愛、理智和寬容。
這次比賽沒有包含詩歌這一文體,因為詩歌以情見長,以具有韻律美的詞語及其所塑造的意境取勝,和理性思辨或者紀實為主的文章並列爭雄時,往往難以取舍。在協會舉行的第一次征文比賽中遇到了這類問題,這次征文比賽刻意避免這種窘境。
這次征文比賽除了成年組外,還特意設立了青少年組,目的是為了鼓勵更多的青少年參與對這段歷史的回顧和思考。考慮到思想成熟度和文字駕馭能力,組委會把青少年組的年限設定在25歲,而不是通常人們認定的18歲。這樣做希冀更多的大學本科生和研究生參與其中。青少年組的成績只分為優秀獎和優勝獎兩類,是為了減少過於詳細的劃分可能帶來的不必要的競爭壓力。
為了評選結果的公平公正,征文投稿全部發送到協會指定的電子郵箱,由協會會長朱九如女士統一收閱,然後隱去作者姓名,分別發送給各個評委,評委是來自溫哥華的王立博士,安省的郭曉明博士, 魁省的詩人作家陸蔚青及我。評委審閱打分,然後將各個評分匯總,決定名次。評委們都是加拿大華文文壇的宿將,有著豐富的寫作、評審經驗。
寫作是一門文學藝術,有一定的規矩可循,也有充分的個性發揮空間。對於作品的評選同樣如此。同一篇作品,不同的評委很可能有不同的評判結果。把不同評委的打分綜合計算,是為了最終取得一個比較公平、客觀的結果。這一評判方法,類似於跳水、體操比賽等的評分方式。
這次征文比賽的文體很豐富,有論述性文章,有紀實文學類的文章,有小說,有戲劇。青少年組的參賽作品令人刮目相看,可謂後生可畏!
作為評委,我自己從參賽作品中學習了不少自己以前並不知道的歷史詳情。對早期華人的生活,有了更加直觀全面的認識。從加拿大官方網站查詢華工築路史和排華法案史,看到的是濃霧環繞下的山影,若隱若現。讀了參賽征文,我知道了山間的花草、巖石,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對生活在加拿大的華文作者而言,加拿大的歷史和日常生活是一座豐富的題材寶藏,等待著作家們去發掘,去闡述——從一名華人的視角,懷以真誠的心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去闡述。早期華工的歷史,便是這一文學題材寶藏中的一塊含金石,一塊待雕琢的“和氏璧”。
和加中友誼促進會合唱團團長余聲先生在電話裡暢談,都對早期華工歷史和排華法案歷史感興趣,都希望把那段歷史通過藝術手段表達出來。余聲先生希望我能夠為合唱團的演員創作些什麼,比如歌劇等,我也有同樣的念頭,一拍即合。可是,當我開始查閱那段歷史的時候,發現歷史記載語焉不詳,難以設身處地地把自己沈浸其中,去尋找自己內心的感受。沒有發自內心的感受,就難以有真誠的作品,便遲遲難以下筆。看了參賽選手們的作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或許會最終尋覓到內心的感受。從這一方面而言,與其說我是評委,不如說我是這些優秀作品的第一批讀者。
無論獲獎與否,所有的參賽作者都值得組委會和評選委員會的感謝,感謝他們的積極參與和辛勤寫作。
也希望這次征文比賽能夠化作一樹燦爛的迎春花,呼喚更多的有識之士參與到早期華人歷史的研究和陳述中,形成百花爭艷,萬紫千紅的局面。(2024年4月16日草成於漣漪池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