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本報訪問兩名零售業從業員了解前線對行業前景看法。有年輕的服裝店兼職售貨員嘆長時間站立,工資與工作量不成正比,畢業後已轉投其他行業;有入行逾20年的售貨員指從事銷售工作具壓力,月薪或不穩定。不過,兩人都指輸入外勞對他們影響不大,認為調整薪酬待遇才是出路。
將離職者:逾半員工兼職 每月五六人辭工
22歲的阿希(化名)在連鎖服裝店兼職約3年,今年大專畢業的他已找到另一全職工作,即將離職服裝店。他說服裝店時薪70元,「對比起工作量差一點」,時薪80元才算合理;因店舖位於沙田,客流量極高,但人手遠遠不足,「真是太多客、太忙,亦不是個個(同事)返到工」,兼職員工佔逾半人手,每月有5至6人離職,增聘速度不及流失率,「始終後生有更多選擇,有更加好的就會去找新的(工作)」。
阿希即將做的全職工作並非零售業,「有想過做零售,但都是覺得辛苦,要對人、長時間企,新工作不用服務客人」。他指同事之間均認為外勞計劃對他們的影響不大,「服裝店應該都是想請一些後生有活力,外勞未必是它們首選」。
資深員工:客人評分少於9.3 高層便問責
從事售貨員逾20年、任職連鎖化妝品店的陳小姐形容,銷售工作有一定壓力,旺季時每天工作12至13小時,公司對員工服務態度亦會嚴謹「把關」,每次均會要求客人評分,以10分為滿分,一旦平均分少於9.3,管理層便會問責,年終檢討報告亦會參考評分,影響薪酬調整及花紅派發。她引述熟客稱會以「尚有進步空間」為由而酌情扣分,故前線服務態度再好,都難以控制評分達到公司要求。
陳小姐說,以新入職員工為例,薪金與佣金比例約6:4,若員工某月未能達到指定銷售目標,例如未能成功推銷指定品牌整個系列的產品,月薪將大減;公司就衣著打扮及服務態度均有如學生上學般的紀律要求,有年輕人入職首兩周便因未能適應辭職。
對於政府計劃輸入外勞,她指本港與內地員工對美妝及時尚觸覺有差異,相信公司會優先招聘本地人以迎合客戶需要。惟她認為現時人手不斷流失,公司應調整薪酬待遇,否則在其他公司以較高薪酬及較少工作量作賣點招聘下,擔心公司難以挽留「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