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我們正在見證和參與“時代巨變”

我們正在見證和參與“時代巨變”

【導讀】 4月21日下午,中國網絡媒體論壇分論壇“全員媒體·網上內容建設新力量”在南京舉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教授在論壇作主旨演講,以下為演講及互動發言全文。

張維為:

今天我想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第一,時代劇變,速度越來越快,大家可以感受到每天都有新的事情發生,而且東風越來越壓倒西風,這種局面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

不久前習近平主席訪問俄羅斯,觀察下來,我很有感觸。首先,這是近代以來中國第一次作為全球大國斡旋歐洲發生的戰爭,過去歷史上只有歐洲干預亞洲或斡旋亞洲。其次,過去亞洲國家中,日本要“脫亞入歐”,現在俄羅斯某種意義上正在“脫歐入亞”,主要表現就是全面擁抱亞太地區,擁抱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這是歷史性的變革。

中國還通過中沙伊等一整套的成功外交,推動了整個中東和其他地區的變化,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許多國家開始拋棄美國,將來會怎麼發展我們要密切關注。作為研究國際政治的學者也好,或者從事國際傳播、網絡傳播的人士也好,每天都有新鮮素材,這確實是一個激動人心的時代。

第二,這一切使我想起1945年毛主席在黨的七大做報告時所講的一個判斷,我們正面臨著“兩個中國之命運”。今天,大家看到總書記先後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用我自己的話概括就是我們正面臨“兩種世界之命運”,而中國在這一歷史變革中正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今天無論是做網絡傳播、網絡內容還是網絡管理,都要有這個意識,這是正在展開的偉大斗爭,我們要有鬥爭意識、打仗意識,時與勢在我們一邊,時代和大勢都於我們有利,我們在《這就是中國》節目中反复講,世界已經進入“後西方時代”、“後美國時代”,這個預測不會錯,我們非常自信。

第三,我聽了剛才的一些發言,今天出席活動的嘉賓幾乎都是當下網絡正能量的代表。如今做網絡傳播、全員媒體不那麼容易,有時會受到敵對勢力的圍剿、誣陷等,但你會在自己的工作中找到一種“投入時代洪流”的感覺,能參與一個偉大時代的誕生是非常幸運的,也就是舊的世界秩序將要改變、新的世界秩序將在我們的目睹、參與下出現,你的工作也因此而變得更有意義。給自己做的工作投入一個“意念”,那麼無論你做什麼,你的干勁就不一樣了、思路也不一樣了、眼界也不一樣了。

現在社會正能量占主導地位,但有時你也可能遭受一些挫折,包括被敵對勢力圍剿等,我覺得不要沮喪,因為你做的事業是人間正道,代表著中國的多數人,甚至世界上的多數人的利益。這讓我想起羅援將軍剛才發言中講到的上甘嶺精神,我自己非常有幸接觸過許多老一輩革命家,如鄧小平、李先念、楊尚昆等等,他們都參加過萬里長征,幾乎都是“從死亡堆中爬出來的”,他們看問題非常之透徹。舉個例子,小平同誌曾說:“他們有人喊打倒我,但沒有人喊打倒改革開放。”這就是格局和擔當,我推動的事業成功了,作為個人,我們都是渺小的,而事業的成功是為中華民族千秋大業、民族復興作出的貢獻。

資料圖來自北京日報客戶端

最後,我想對我們年輕的正能量代表,談一些期望,首先我非常欽佩現在的年輕人,我們辦過一些國際傳播培訓班,五、六年前我就注意到,90後幾乎不需要什麼培訓,他們站起來就是一個故事,他們的自信直接體現在他們的神態上。以現在年輕一代的自信、三觀、才華、技術能力與中國現代網絡世界一流的硬件標準與全覆蓋的水平,我相信我們的網絡事業的前景非常寬闊。

但與此同時,我覺得年輕人也要經風雨見世面。總書記為什麼把這麼多黨員幹部派到最基層扶貧?疫情期間為什麼動員這麼多幹部去一線“打仗”?我上個月去新疆調研,了解到這麼多幹部去最基層與群眾同吃同住、直接參加反恐鬥爭等,這些都是經風雨見世面,都是為了使真正能打仗的人脫穎而出。同樣的,網絡傳播也要要通過打仗,才能使真正的人才脫穎而出,年青一代要經風雨見世面,我也希望我們有關部門能夠發現人才,能夠識人識貨。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我們要有打仗意識,主要原因是我們的對手在打仗,他們清楚地知道他們的目標是誰、戰場在哪裡、盟友在哪裡,我們打仗也要有這個意識:戰場在哪裡,敵人在哪裡,目標在哪裡,盟友在哪裡,打仗不能老是防守,要學會進攻,進攻才是最好的防守,最終我們一定會勝利。

我們做國際傳播,要知彼知己;實際上,現在的美國更害怕中國,它非常心虛,對TikTok“追殺”反映出這一點,美國五個最大的APP中四個都是源自中國企業,他們心裡想的是萬一中國在美國搞場革命怎麼辦?當然,中國不會這樣做,但我們要了解美國的心理,他們真的害怕。

傳統媒體時代我們沒有辦法突破美國的限制,但在社交媒體時代,甚至包括推特、Facebook等平台,儘管美方設了各種各樣的限制,但還是可以傳播不少真實的信息。大部分網民不一定談政治,他們就談日常生活,談文化,這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從民調結果來看,美國使用互聯網的年輕一代對中國印象好的比例,比中老年人高很多。

中國數字基礎設施比美國好太多,我上個月剛去了新疆,從喀什到海拔5000米的紅其拉甫山口,一路上95%的時間都可以看視頻,這種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水平,只有中國有;在美國,出了紐約、洛杉磯等大城市,大農村基本沒有信號,私營企業不願意在大農村建基站,因為無利可圖。

中國文化傳統有歷史傳承,現在的學生大部分是“00後”,但我們與他們對話沒有任何困難,他們會把許多好的傳統傳承下去的。總體而言,我們的年輕人非常正能量,這跟十八大以來的整體變化有關係,與我們正能量網紅做的大量工作也有關係。整體形勢對我們有利,有時候不用太擔心被帶節奏,年輕人成長都會經歷這個階段,最終會慢慢成熟起來。

之前有人說躺平,我其實一點都不擔心,每個時代都有不同形式的躺平,但多數人躺躺就站起來了,奮鬥精神是根植在我們的文化基因裡,不用太擔心。勤勞、向上、平和,這些都是我們的文化基因,將會一代代傳承下去。

張維為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研究院院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