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臭氧料2030年反增 環保署:背景濃度偏高不擬收緊

臭氧料2030年反增 環保署:背景濃度偏高不擬收緊

【時報訊】本港的空氣污染物排放主要源自發電廠、 車輛及船舶,至於另一種常見空氣污染物臭氧,並非由污染源直接排出,而是由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及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下經光化學反應而形成。環保署指出,由於區域背景濃度偏高,預期2030年本港臭氧水平不減反增,故該署在今次諮詢未有建議收緊現有指標。綠色力量翻查2014至2022年數據,香港年平均最高氣溫每年增加約0.14℃,其間臭氧年均濃度每年增加每立方米約2.1微克,顯示氣候變化亦會影響空氣質素,促當局制定應對措施以保障市民健康。

綠色力量總監鄭睦奇表示,從2014至2022年,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懸浮粒子(PM10)的年均水平皆下降,臭氧卻由每立方米46微克增至59微克,增幅近三成。鄭睦奇又說,臭氧濃度上升,除受排放源影響,亦不可忽視氣候變化因素,在無雲及陽光充沛酷熱天氣下,會加速臭氧形成。

環團:熱天增加加劇臭氧污染

綠色力量統計顯示,由2014至2022年,每年平均有14日全港所有空氣監測站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錄得7或以上的超標,全線指數超標的日子,各監測站的「最大風險污染物」是臭氧及二氧化氮,2022年臭氧更成為全線監測站超標日子的唯一「最大風險污染物」。在氣候變化影響下,香港酷熱天氣增加,亦加劇臭氧污染及相關健康風險。臭氧會刺激眼睛,亦可引發哮喘。臭氧亦會增加呼吸系統受感染的風險,以及令原有呼吸系統疾病惡化。

環保署檢討空氣質素指標的諮詢文件顯示,由於臭氧的區域背景濃度偏高,空氣質素評估的結果顯示2030年香港大部分地區的臭氧8小時濃度水平仍會高於現有空氣質素指標,故未有建議收緊該指標。環保署回覆稱,臭氧是複雜的區域性空氣污染問題,須透過區域合作處理,為了解大灣區內臭氧前驅物的來源、臭氧的成因,以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的特性,環保署2021年開展了《大灣區光化學臭氧污染及區域和跨區域傳輸特徵研究》,預計2024年完成及公布結果。

(城市保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共建高质量一带一路新阶段

推動兒童桌球運動 議員倡康文署增波枱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