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飞花文摘 【話談天下】共此月圓時 同敘家國情

【話談天下】共此月圓時 同敘家國情

中秋將至,航空公司推出的“賞月航班”提供新的賞月體驗,街道社區開展的中秋活動帶來沉浸式文化體驗,社交媒體上刷屏的中秋快樂動圖增添了節日的輕鬆感與趣味性,讓傳統文化更具時代活力。大江南北秋意漸濃,節日氣氛不斷升溫,湧動著對團圓的渴望與喜悅,體現著薪火相傳、延綿不絕的文化基因。

“中秋佳月最端圓”。在中秋國慶雙節前夕,回家團圓或與家人一起旅遊,成為許多人的期盼。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重視家庭、重視親情,中秋節更是被稱為“團圓節”。皓月當空之時,一家人圍坐一堂,老人給孩子講述嫦娥的故事,孩子跟著父母吟?那些膾炙人口的中秋詩詞,一起吃月餅賞明月,樂何如哉!這樣的團圓,既體現著親情的凝聚,也傳承著獨特的家庭文化。圍繞中秋夜的一輪明月,古往今來多少人寄托情思,留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千古流傳的詩詞,成為一代代中華兒女的共同記憶,沉澱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彩篇章。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具有家國情懷,國是第一位的,沒有國就沒有家,沒有國家的統一強盛就沒有家庭的美滿和個人的幸福。”今年中秋與國慶雙節同慶,這一時間巧合讓人們感受到家與國的深層聯繫。在中華民族的精神譜系中,家與國,己與人,是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雙節期間,從保障人們的安全出行,到豐富物質和文化產品供應,各行各業都有不少人需要堅守崗位,為千家萬戶的團圓托底。親友歡聚時,人們感受國泰民安的美好圖景,對“有了強的國,才有富的家”產生了更深刻的認識。

中秋節承載著中國人貫穿古今的情懷,同時也作為重要的文化符號溝通中外,成為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窗口。東亞及東南亞不少國家亦有中秋傳統,在賞月、拜月之外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慶祝民俗。而海外游子每逢中秋佳節,也喜歡開展文藝演出、賞燈猜謎、製作月餅等活動,充分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越山海的魅力。中國的?月詩詞被翻譯成英、法、俄等多種語言,流傳海外,幫助世界認識中國。以中秋佳節為窗口,提煉展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有助於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為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啟迪,可以為治國理政提供有益啟示,也可以為道德建設提供有益啟發。今天,無論是利用新興媒體技術實現古今“穿越”,還是線上線下的中秋互動,都是在創新方式方法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火起來。以共度中秋佳節為契機,挖掘詩詞歌賦、禮儀風俗中的文化內涵,多樣態、多維度地展示中國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將為古老的中華文明注入新的活力,為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更豐富的文化資源。

神州大地,日月光華;華夏文化,以古作今。秉持家國情懷的赤子之心,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的向上向好,構成了國家欣欣向榮的基石,化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前進動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給予中華民族豐厚的滋養,必將不斷與時俱進、返本開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築牢文化基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