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地理风情 新加坡蚯蚓路为老人行方便

新加坡蚯蚓路为老人行方便

【环球时报驻新加坡特约记者 辛 斌】近日,新加坡西海岸一带新增两个“银区(老人保护区)”,这里原本笔直的道路变得弯弯曲曲,好像一条“蚯蚓”。路面每隔40米到50米就是密密麻麻的减速带,汽车司机纷纷减速通行。77岁的当地居民王晨华说:“附近有很多大马路和交叉路口,货车也开得很快,现在变得安全了,我就放心了。”

据报道,新加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2022年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加坡公民中,年龄在65岁或以上的人口比例已增加到18.4%,远高于2012年的11.1%。到2030年,约1/4的新加坡公民年龄将达65岁或超过65岁。

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发现,居民区内老年人交通事故频发,因此,2014年开始,政府在老年住户较多的居民区设“银区”,改善公路设施,设置多样化路面标识,为年长者打造更安全、方便的出行环境。

控制车辆通行速度是保障交通安全最直接的办法,“蚯蚓路”也由此设计而来。“银区”对车道进行多方改造,除了设置Y型路口、微环岛、减速带和路隆,还在较长的直行机动车道上设连续S型弯,让驾驶员主动降低行驶速度。此外,“银区”入口处设有指示牌,提醒司机放慢车速。大多数“银区”道路限速每小时40公里。

尽管车辆速度降了下来,但老年人步行速度缓慢,仍有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面对老人步行速度缓慢的问题,红山“银区”在较宽的道路中间设置“安全岛”,让行动能力较弱的老人过马路时得以喘息,分两次通过马路,中间休息一下,同时充分观察路况。住在老人较多社区的黄志华今年78岁,他表示:“我住的这一带有时会出现行驶速度颇快的车辆。我的眼力还不错,但不少老人家反应比较慢,判断车速的能力也比较差,中央路隔让人们可以分两个阶段过马路,减少老人过马路的压力。”

红山“银区”的交通信号灯也参考老人过街时长数据做了专门调整,延长人行道绿灯时间,让老人可以慢慢过马路。其实在红山“银区”之外,新加坡绝大多数的人行道交通灯都安装了特制读卡器,年长者只要用随身携带的交通卡轻触机器,交通灯系统就会自动延长人行道的绿灯时间。

在行动不便老人密集的区域,“银区”设置路拱,巧妙消除人行便道与机动车道的高差,让轮椅可以无障碍通行。针对盲人或视物能力较弱的老人,“银区”在斑马线上设置局部盲道和“大眼睛”标识,努力化解感官退化给老年人出行带来的不便。

除了出行本身,“银区”还把“适老改造”延伸至生活区,如给公交候车椅安装扶手,方便老年人起坐;为井盖等路面的金属设施进行防滑处理,防止老人雨天滑倒。红山“银区”还提升了路面夜间照明,给老年人夜行安全增添保障。

政府数据显示,“银区”计划推出后,“银区”老年人的交通意外数量锐减约八成。陆路交通管理局的研究证实,驾车者在驶入“银区”时,都会有意识地放慢车速。红山景组屋区推行这项计划后,区内约92%的行人认为,这些适老措施加强了区内交通安全。目前,新加坡全境的“银区”已经增至30个,新加坡政府表示,到2025年,该国全境的“银区”将增至50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夏日愜意人生 青年愛上Citywalk

足球,法国总统们的“政治密码”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