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謝茂松:中華文明以大一統為常態,分裂最終還是要走向統一

謝茂松:中華文明以大一統為常態,分裂最終還是要走向統一

6月2日,一場高規格的座談會——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在北京召開。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首次就“文化傳承發展”這一主題專門召開座談會。

在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入闡釋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對於我們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共同努力創造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具有重大指導意義。

如何看這次座談會的重要意義?怎樣理解“兩個結合”等表述的深刻內涵?觀察者網邀請國創會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謝茂松,談談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一重大課題。

觀察者網:此次,習近平總書記先後考察了堪稱文化地標、文化殿堂的兩家“國字號”機構,中國國家版本館和中國歷史研究院。這兩個地方一個被譽為中華文化種子基因庫,一個是中國歷史研究國家級殿堂。我們注意到,他們都具有存史和文明探源的功能,您認為這樣的安排有何深意?

謝茂松: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連續未斷裂的文明,有著世界上最為完整的歷史記載與世界上規模最大、最為豐富的文獻典籍。孔子說:“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禮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獻不足故也,足則吾能征之矣。”孔子以“文、行、忠、信”四科設教,居首的“文”正是文獻。

“文”之為“文”,文獻之為文獻,是有其嚴格標準的。文獻中最重要的是後世經、史、子、集四部分類中的經學、史學,而六經皆史,《六經》多記載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尤其是夏商周三代之文與政教事蹟,確實可視為史。早期中華文明夏商周三代之人、事與文被上升到經的高度,經者,大經大法,常道也,普遍之大道也。三代之後的事蹟記載則為史。孔子強調文獻記載作為歷史證據的重要性,文獻不足則無以引證。故而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文明,在世界上最重文獻的記錄與典籍的保存。

中國作為文明大國,有文明大國宏闊而博大精深的學術、知識體係與相應的大規模的文獻典籍。而中國又一直是大一統國家,所以朝廷專門設有大規模藏書的館閣。當大規模戰亂發生,一時出現分裂後,大量藏書往往在戰火中被毀。而當戰亂停止,重新恢復統一,新的王朝出現盛世,大興文治,大規模藏書的館閣的建立就成為盛世的重要標誌。今天的國家版本館正是接續、發揚光大這一文明傳統,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國家版本館的深意正在於此。

中國國家版本館航拍。 (央視記者劉岳拍攝)

館閣藏書除了收藏文獻的國家藏書功能,重要的還有研究歷史、文獻之功能。中國歷代皆設史館以修史,歷史書寫一方面提供文化認同,也就是中國之為中國之所在,中華文明連續未斷裂,很重要的就是文化認同、文明意識的凝聚;歷史書寫另一方面保存歷史經驗,為當世與後世提供治亂興衰的歷史借鑒功能,這也是王朝有興衰,而中華文明卻能延續不斷的關鍵,這些正是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連續未斷裂的文明所特有的。藏書與研究二者俱有內在聯繫,習近平總書記先後視察國家版本館與中國社科院中國歷史研究院的深意,正在於習近平總書記深厚的歷史文明意識。

考古學者張光直先生將世界上的文明區分為兩類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原生道路文明,西方文明是一次次斷裂的次生道路文明。中華文明作為唯一連續未斷裂的原生道路文明,具有深厚的歷史文明經驗與博大精深的歷史文明智慧,這對於中國是無盡的自家寶藏,對於世界也將提供豐富的經驗與啟示。中華文明作為原生道路文明,就像植物育種、雜交首先需要找到原生種子一樣,具有最大的可能性。

中國歷史研究院內部陳列,商朝銅鉞。 (央視記者彭漢明拍攝)

觀察者網:考察結束後,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歷史研究院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我們注意到,十八大以來,總書記曾多次主持召開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座談會。這次這樣高規格,以文化傳承為主題的是還是第一次,你怎麼看這次座談會的重要意義?

謝茂松:黨的歷史上有很多重要的座談會,像延安文藝座談會就是影響深遠的座談會,其意義既是指導文藝為什麼人服務的問題,也在更深層次上接續歷史上像唐宋古文運動的精神,由“文”而入“道”,建立新道統。延安文藝座談會就是要建立中國共產黨、現代中國的新道統。

這樣高規格,第一次以文化傳承為主題的座談會的深遠意義,是接續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精神,顯示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文明意識的高度成熟,具有面向未來中國百年甚至千年的意義。這就是中國將自覺確立新道統,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關鍵就是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

觀察者網:總書記對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進行了重要論述,對中華文明精準畫像。他指出,中華文化具有突出的連續性、突出的創新性、突出的統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您如何評價這一論述?您認為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將如何幫助外界認識現代中國、未來中國?

謝茂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要從整體上理解中華文明這五個突出特徵,首先要理解連續性,連續性是最直觀,也是最緊要的。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文明。中華文明的連續未斷裂,決定了中華文明傳統是如流水一樣活著的傳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這並非一般人理解的感嘆時光流逝的消極態度,而是對於中華文明如大江大河一般連續的自信。

《論語》記載孔子弟子子張問孔子:“十世可知也?”孔子回答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週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孔子的回答就是文明論的回答,說的就是中華文明的繼承、發展、創新的根本問題。西周文明是對夏商周三代禮樂文明的集大成,一世為三十年,百世為三千年,孔子距今二千五百年,孔子之所以自信地說出“百世可知“,正在於中華文明的連續,在於其中的文化價值的連續,也就是“道”、“道統”的連續,中國之為中國的文明意識的連續。二千五百年前,孔子往上由商代禮樂文明對於夏代禮樂文明的繼承發展創新來理解商代,再往下看周代對於夏商周三代文明的集大成來深刻理解周代禮樂文明,進而理解未來三千年中國文明。

孔子兩千五百年後的今天依然如此。理解今天的中國,要全面、通貫地理解七十多年新中國史、百年黨史,還要理解中國現代史、中國近代史;進而再往上理解兩千多年前的秦漢史、三千年前的西周禮樂文明;還要溯源而上理解五千多年前的中華文明,以至八千年前中華文明之起源,這就是通史之為通史的上下節節貫通的“通識”所在。今天的中國道路是從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傳統中來,今天的中國是歷史的中國的發展。

如同大樹底下的樹根扎得有多深、樹根的延展有多廣,大樹就有多高,樹冠就有多寬。中國道路深深植根於五千多年中華文明傳統,所以能夠可大可久,其中蘊含著中國文明一以貫之的“可大可久之道”。

中華文明保持連續性而沒有斷裂,今天中國走出了自己的道路,根本上在於其保持文明的主體性。也正是因為保持了文明的主體性,中華文明在保持連續性的同時具有創新性,所以連續完全不是停滯,而是在連續中不斷保持創新的生機活力,唯有與時俱進的創新才能保持連續性,所以中華文明的創新性也是中華文明為何能保持連續性的內在原因所在。中華文明正如川流不息的大江大河一樣,在創新中保持連續性。

作為中華文明核心原典的五經之首的《周易》,其起首的乾、坤二卦被認為是理解《周易》的門戶,乾卦的大象辭“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詮釋的就是中華文明的主體性;坤卦的大象辭“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詮釋的是中華文明的包容與學習,而學習是在堅持主體性的前提下的學習,學習的同時又豐富了主體性,中國對於外來的佛教的學習並加以中國化,就是典型例子。中華文明不同於西方基督教文明的一神論,而深刻認識到陰、陽的差異的存在並充分加以發自內在的尊重,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

《易傳》謂“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強調陰、陽二者之間的和諧一體,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孤陽不生,獨陰不長。陰、陽二者之間的和諧、共濟一體是“太和”,即最高的和諧,這就是乾卦《彖辭》所說“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太和”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文化價值觀,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中國歷史上不主動挑起戰爭,但當外地入侵時,則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秉持和平性,也正是中華文明能夠保持連續性重要原因之一。我們看到天安門城樓上同時懸掛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牌匾,這是家國天下一體的共同體意識以及止於至善之理想追求。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統一性,以大一統為常態,而歐洲在羅馬帝國崩潰後就再也沒有一統,這是中西文明的巨大差異。中國歷史上是農業文明大國,有長江、黃河兩大河流,經常要面對水旱災害,這就需要協調上下游,而賑災更需要全國層面的統籌,這些都需要大一統國家來全國統籌,對沖各種風險。若是小國,是無法對沖水旱災害等各種風險的。

中國長期面臨亞歐大陸北方游牧民族草原帝國的衝擊,這就需要發展出大規模的常備軍以及相應的糧餉的統籌,而這也需要大一統。大一統保證了中國文明的連續性,歷史上雖然一時有分裂,但統一是人心所向,所以分裂最終還是要走向統一。

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徵,以直觀的連續性起始,以直觀的對外的和平性為結,五個特徵貫通為一體。

觀察者網:建黨百年之際,總書記首次提出“兩個結合”,即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此次他展開系統論述,強調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結果是互相成就、結合築牢了道路根基、打開了創新空間、鞏固了文化主體性,您怎麼看這五個維度的表述?

謝茂松:毛澤東在新中國就要成立前半個月發表的《唯心歷史觀的破產》一文中指出,自從中國人學會馬克思列寧主義以後,中國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動轉入主動。從那時起,近代世界歷史上那種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中國文化的時代應當完結了。第二個結合則是再一次讓我們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動。這兩次大的精神主動是辯證統一的,這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前提是彼此契合。共同體意識以及對於歷史、實踐、矛盾,都是二者彼此契合之所在。

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彼此契合,這也就是為何不是資本主義、自由主義等其他形形色色的主義,而是馬克思主義能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內因所在。

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在當代中國發揚廣大,而在其發源地歐洲式微。從文明史來看,這就像佛教在其發源地印度消亡,而在中國發揚光大,佛教在中國化的歷史過程中產生了中國大乘佛教。佛教同時也給中華文明帶來義理思維的嚴密結構、出世間的超越性、世間出世間二者之間的張力。

就像中國有佛教發展的文明土壤與政治社會土壤。今天的中國同樣有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發展的深厚文明土壤。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社會主義為什麼不一樣?為什麼能夠生機勃勃充滿活力?關鍵就在於中國特色,中國特色的關鍵就在於兩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又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走出來的,也是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第二個結合揭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是從5000多年中華文明史中走出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中華文明的大本大源,這也就是文明的主體性、創新的主體性。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與歷史上佛教的中國化一樣,關鍵是“化”,是有機的變化、轉化,馬克思中國化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在新時代產生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觀察者網:總書記強調,“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應該怎麼理解這一表述的深刻內涵?

謝茂松:第二個結合作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其面下未來的重要意義,在於“第二個結合”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 “第二個結合”之所以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關鍵就在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指向未來的理論和製度創新的寶貴資源。

我們黨在歷史上的每一次思想解放的本質就是實事求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堅持走中國自己的路。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一文中將這一態度形像地用“有的放矢”這一成語作為譬喻。 “的”就是中國革命,“矢”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我們中國共產黨人所以要找這根“矢”,就是為了要射中國革命和東方革命這個“的”的。這種態度,就是實事求是的態度。 “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繫,作為我們行動的嚮導。

前幾次的思想解放,顯性地主要在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即第一個結合;而這一次的思想解放則在於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即第二個結合。 “第二個結合”作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在於高度自覺地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升到作為理論和製度創新的資源的高度,由此我們關於思想創新、制度創新的想像空間被極大打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力地作用於道路、理論和製度,積極參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熟、定型的進程中。全面深化改革,加強改革頂層設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成熟、定型,意味著新時代的全面創制與立國規模弘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全面創制與立國規模弘遠的文明進程中將成為至關重要的思想與製度資源,這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深遠文明意義。

過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不在“名”上卻在“實”上,作為深層文化積澱,習焉不察地在底層邏輯上不自覺地作用於我們的思想創新、制度創新。而第二個結合的提出,則是高度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這根本上是反求諸己的主體性自覺,是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一自家寶藏的自我認識,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思想創新、制度創新中的位置由自在到自為、自覺的認識飛躍。

觀察者網:此次,總書記首提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並作出集中部署。他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您認為,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時間節點上,總書記提出這一命題有何深意?這一部署與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兩個結合”尤其是“第二個結合”的深刻認識存在哪些邏輯關係?

謝茂松: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所以中國式現代化是賡續古老文明的現代化,而不是消滅古老文明的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結果,而不是文明斷裂的產物”。

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唯一連續未斷裂的文明,在近代面對西方列強的侵略,面對現代化的巨大挑戰,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中國共產黨,在引進馬克思的先進思想並加以中國化的實踐過程中,成功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而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

“萬里長城永不倒”:長城精神與文化的挖掘與傳承 圖自人民網

中國式現代化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中華文明賦予中國式現代化以深厚底蘊。北宋理學家程頤提出“體用一源,顯微無間”的明體達用之學,中華文明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主體性,中華文明是大本大源之“體”,第二個結合正是溫故知新、固本開新、明體達用,最終化解、超越了古今之爭、中西之爭,從而貫通古、今、中、西、馬。

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中華文明傳統是如流水一樣活著的傳統,傳統如水之連續不斷而無分過去、現在、未來之水,傳統又如流水之為活水之不斷創新,中華文明傳統的連續性與創新性完全是一體相生的。正是因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連續性與創新性,古老的中華文明才能成功應對現代的挑戰與衝擊,在現代的創新中保持文明主體性、保持文明連續性,從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

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命題,正是召開這次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的原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關乎國本、國運。這段時間,我一直在思考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個重大命題,這也是召開這次座談會的原因。”讓綿延不絕的悠久文明發揚光大,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中國作為文明大國的文明使命,第二個結合將在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發揮根本性作用,而這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第三重文明意義。

第二個結合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這三個新高度指向著中國之為中國在於中國文化,指向著新中國之為新中國在於中國新文化,指向著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以及作為文明的文化、制度的內外兩端,這也正是“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最根本、最整全的文明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指出中華文明的五個突出特徵,強調兩個結合是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指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最後歸結到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這些根本上都是指向建設新文明、新道統,具有開中國千年新局的文明意義。

謝茂松

國創會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來自觀察者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