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地理风情 在自然中寻找新玩法

在自然中寻找新玩法

【环球时报驻日本、德国、西班牙特约记者 潘小多 青木 王方】

户外是自由的田野,很多人喜欢在自然的环境中嬉戏,即便“因陋就简”,比如务农一天、打一场泥地保龄球赛、森林爬树赛……

日本:干农活舒缓压力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即使在现代社会,务农依然不能算是一件轻松的工作,但很多日本人现在主动走进田间地头,“自讨苦吃”,只是为了更好地舒缓精神压力。

近年来,日本的都市打工人表现出越来越多对乡村生活的向往。据非营利组织“回归家乡支援中心”的调查统计,其注册用户数量在10年间增加5倍。以东京和大阪为中心的城市圈中,有近1/4的年轻人“想要返回家乡”。该机构2021年底曾对2516万人进行过一项网上调查,仅以东京都为中心的首都圈就有309万人表示“想要移居到小城市或乡村”,而正在实施移居计划的人占2.1%。

调查还对理想的新生活形式设计了可多选回答的问题。从2018年到2022年,占第一位的移居目的地始终是“地方城市”。但引人注意的是,选择“农村”“山村”“渔村”的比例一直不断增加,仅次于“地方城市”,2022年选择“农村”的比例达到23.8%。与此相对的是愿意以农林渔业为生的比例也在不断提高,选择“务农”的达到14.9%。

不过,从城市到乡村跨度太大,对于家庭而言,彻底改变实属不易。因此,真正移居山村的人并不是很多。为了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日本人找到短暂的“遁世”良方——下乡务农。农活形式多样,可以下农田种水稻,进大棚种蔬果,趟小河钓鱼虾,入山林采蘑菇,去农场挤牛奶,而且时间可长可短,有一日微体验,也有三五个月的沉浸式体验。

小西绫是一位30多岁的妈妈,她已经连续几年定期和几位妈妈一起带孩子体验农家生活。“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吃起来特别香,每天睡眠质量也很好。重要的是,不用担心孩子无所事事,也不用担心他们总想玩电子游戏。”

顺天堂大学缓和医疗学研究室合作研究员千叶吉史一直在大力提倡“农业疗愈”。所谓“农业疗愈”,是一种通过前往农村参与简单的农业活动——如种植稻谷和收获蔬菜——从而缓解压力和提高动力的压力管理计划。自2017年以来,千叶带领研究小组进行了有关农业活动与压力相互关系的实证实验,证明了短时间的农业活动可以缓解压力。基于这些实验结果,研究人员开发出以疗愈为目的的农业体验计划,在日本各地进行推广。

其实欧洲很早就有自然疗愈的传统,英国在1970年前后推广以种花为主的园艺疗法,日本上世纪90年代初引进了这种疗法,并认为其对缓解压力和改善认知障碍很有帮助。

千叶团队的研究显示,即使是一日往返的务农体验,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压力和提升动力。比起长期务农或一日体验,效果最佳的体验时间是三天两晚。短期务农体验者情绪会变得更加稳定,睡眠质量更佳,压力和幸福感都会趋于稳定。此外,定期参加务农体验的人,其压力值与体验前相比平均降低了约40%。

“农业疗愈”,听起来受益者是参与务农体验的人,其实受益的远不止这个群体。所谓的“农泊”,在提供真正乡村体验的同时,还能提高农户收入,刺激地方经济,繁荣当地的旅游业。除日本游客外,很多外国游客也对“在日本务农”表现出浓厚兴趣,这项活动还能帮助外国游客实现深度体验。

通过务农体验,人们能够了解乡村生活的妙处,甚至有一部分年轻人会受到吸引移居农村。人口的增加,特别是年轻人的增加,会为增强地区活力做出巨大贡献。此外,将空置的房屋用作住宿设施,还能盘活闲置资源,甚至成为一项值得期待的城镇振兴项目。

德国:爬树也是一种社交

德国巴伐利亚等地山区的民众至今仍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民俗,比如赶牛上下山、集体狩猎等,其中当地人最喜闻乐见的是爬树。对他们来说,爬树不仅是一项运动,还是一种本领和传统文化。

托比亚斯是巴伐利亚州小镇阿默高的居民。与许多家庭一样,他家院子里也有一个光溜溜的树杆,这是家里两个孩子爬树用的。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爬树在巴伐利亚山区是古老的传统,孩子们刚开始学走路,家里就让他们试着学爬树。

起初,家长会让孩子在院子的树杆上自由攀爬。由于孩子容易受伤,会给他们戴头盔、使用登山绳、登山扣等设备。渐渐地,家长会教孩子们学习一些“源自动物的技术”,比如像猩猩一样攀爬,像兔子一样跳上树杆等。“你必须用手臂将它拉起来,这样你的腿才不会滑落。”托比亚斯示范道。

等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爬树技能后,家长会放手让他们去森林里练习。茂密的森林,正是山区的优势。当地森林建了不少爬树公园,孩子们和家长可以戴上头盔、系好安全带,一起攀爬、荡秋千或只是坐在绳子上休息。

当孩子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学习花样爬树,比如倒着身子爬,边爬边做出各种动作等。孩子们对爬树热情很高。托比亚斯的孩子告诉记者,通过爬树,他们更了解了自然,对森林也更亲近。

“爬树传统能在德国山区代代相传,与当地环境有关。”德国民俗文化学者斯朵克尔向记者解释,在古代,山区民众学习爬树,是为了更好地在森林里狩猎、摘果子等。后来,山区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爬树成为一种娱乐和运动,民众经常进行各种比赛。获胜者还能获得粮食和肉类的奖励。如今,爬树对山区民众来说,既是一项运动,也是一种社交活动。

每年5月是德国山区的“爬树季”。每个村镇会在5月1日或前一天竖立一棵高高的五月树。这些五月树大多二三十米高。五月树(或杆子)上装饰着五颜六色的彩旗、鲜花等。民众在五月树边,摆开酒席,大家边喝边欣赏节目。其中一个重头戏是爬树表演。一些年轻小伙或姑娘在手脚上涂一种混合液,防止滑落。比赛时,谁最先到达树顶,摇响牛铃,谁就是赢家。表演赛除了比较谁快外,还有其他花样爬树项目。比如团队比赛,成员们在树杆上做出各种造型,比较谁的造型更美,或一棵树杆上同时能攀爬多少人,有个小镇的人曾爬上34人。

山区的爬树传统现在走进德国各地的职业培训中。许多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比如园林、农业、消防等需要学爬树。法兰克福一家职业学校的老师桑德拉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学爬树可以更好地了解树木。尤其是山区的学生,由于从小学爬树,学习相关专业的意愿很强烈。德国各地也出现各种爬树俱乐部,甚至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报名参加。

西班牙:乡村流行泥地保龄球

4月的天气适合户外活动,西班牙朋友卡洛斯邀请《环球时报》记者去小城奥塔里克参加保龄球比赛。记者和卡洛斯在巴塞罗那的保龄球馆内交手多次,难道这次比赛有什么玄机?

奥塔里克是一座常住人口2000多人的中世纪古城。卡洛斯将车停在一个大露天泥场地前说,这就是比赛保龄球的地方。我发现地上已经整齐地画出线条。不出几分钟,参赛选手陆续到场,他们手里拿着貌似啤酒瓶的东西。卡洛斯说,这就是这里与城市不同的保龄球,比赛规定,6只木瓶放在离掷球人10米远处。木瓶和木瓶之间的放置距离有讲究,裁判将一个有6个圆孔的道具放在地上,6只木瓶依照圆孔的距离放入后,就不会出现木瓶间距不同的情况。掷球人的用球不是正规保龄球馆所用的圆形滚球,而是像手榴弹形状的物体。

比赛规则并不复杂,掷球人抛球时手不能超过胸部,也就是说,不能用投手榴弹的方式投掷。每个人有3次投掷机会,击倒一个木瓶得1分,一次将6个木瓶全击倒可得8分。

裁判在场地内外仔细观察选手有无犯规,3次犯规不得参赛。赛事规则有团体赛,有对抗赛,有男女混合赛等。胜者有奖金和奖状。卡洛斯报名对抗赛,要和记者单挑。卡洛斯第一次击倒5个木瓶,第二次轻易将另一个木瓶击中。轮到记者上场,心中实在无底,一是这种玩法从没有练过,二是根本无法找到发力点。果然,3次击打无一击中。

卡洛斯向记者坦白,小城有他的亲戚,他常来探亲,喜欢这个泥地保龄球运动。卡洛斯还道出不少实战技巧,比如中心开花法、滚球击倒法、撞左击右法等。泥地保龄球看似玩法和场地保龄球差不多,实战技巧大相径庭。据了解,小城每年要进行几十场比赛,周边城市的人都来参赛,参赛者达数百人之众,有时要举行两至三天才能结束。比赛期间非常热闹,欢笑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正如参赛者说的,“没有大城市的条件,我们创造条件,因陋就简,大家都很开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杭州亞運火炬傳遞8.23開跑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