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地理风情 刀刀成竹在胸 雕刻無聲人生

刀刀成竹在胸 雕刻無聲人生

圖: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冰雕團隊於夜晚雕刻雪雕作品雪蓮,借助鏟車照明追趕工期。

  堅硬的冰塊在刻刀的雕刻下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這是在東北傳承悠久的冰燈、冰雕製作技藝。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有一支由聽障患者組成的特殊團隊,他們如今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走上雕刻之路,肩負起非遺傳承任務。「很多學生一雕就是一天,雖然不知道未來如何,但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方式之一。」「無論是冰雕、雪雕抑或是木雕、玉雕,講究的都是減法,就像他們的人生一樣,所下的每一刀都要成竹在胸。」長春大學非遺文化藝術研究所所長孫豐常將雕刻比喻成學生們的一生。

  「夏天做木雕玉雕,冬天做冰雕雪雕。團隊成員目前有70餘名,都是在校學生,多是來自特殊教育學院民俗畫專業的聽障學生。工作室在2016年正式組建,到目前為止已經向社會輸送很多屆學生了。」孫豐說,從最初的幾名成員到現在的70餘名成員,團隊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學生加入其中。

  用藝術來表達言語

  每到休息日,孫豐的非遺工作室都會聚集一群學生。學生雖多,工作室卻出奇安靜,溝通用的都是手語,能聽見的只有窸窸窣窣的雕刻聲音。由於雕刻並不屬於課業內容,所以從成員選拔到上課都是出於自願。「課程安排都在周末,是基於學生們的興趣自願報名參加。今年想參加團隊的有100餘名學生,通過考試有一半入圍,成為團隊的新鮮血液。」

  「由於聽不見,所以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擾;由於不善言語,所以更擅長用藝術形式表達。」孫豐表示,這群學生對非遺技藝的學習有着特別的天賦,除了冰雕,在玉雕、木雕、微刻以及首飾藝術等方面有着頗深的藝術造詣。「很多學生一雕就是一天,雖然不知道未來如何,但這是他們改變命運的方式之一。」「無論是冰雕、雪雕抑或是木雕、玉雕,講究的都是減法,就像他們的人生一樣,所下的每一刀都要成竹在胸。」孫豐常將雕刻比喻成學生們的一生。

  製作冰雕沉澱自我

  張東昊是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研究生一年級美術民俗繪畫專業學生,自2020年接觸冰雕後,每到雪季都會參與到冰雕製作的工作當中。雖是後天因意外導致聽力受損的聽障學生,可以通過打字正常交流,他對冰雕、雪雕有濃厚情感,他微信打字告訴記者,「製作冰雕的過程,也是沉澱自我的一種過程。」

  設計圖紙、切割、堆砌、打磨、下燈……製作冰雕的每一步張東昊都如數家珍,通過幾個雪季的學習,如今張東昊的冰雕技術已能獨當一面。「冰雕在設計時就要考慮很多因素,不能光想着造型好看而不考慮施工時候的臨場因素,比如支撐性,就要避免一些細小的線條在工作中折斷;還有就是頭重腳輕這一類的設計都是要避免的;作品選定的地理位置也有講究,如果擺放在風口處,時間長了就會有吹化掉的情況,導致斷裂。」在冰雕作業中,張東昊摸索出不少技巧,並把技巧分享給聽障同學們。

  「這種立體藝術形式,能夠更加直觀的將設計靈感舒展出來。」對於學習藝術的聽障人士,做冰雕是他們展示內心的方式之一,張東昊表示,冰雕的製作對技藝方面提升起到很大作用。「當自己的作品呈現在電視上時,就覺得非常的有成就感。」當作品被大眾認可時,是張東昊最高興的時刻。

  「對於我來說,冰雕的意義並不只是滿足自我對於藝術追求的成就感,而是更加嚮往能夠通過我們這支冰雪團隊的作品得到大眾的認可,在冰雕工藝的道路上我們砥礪前行,這是我對於我們冰雕工藝未來的規劃。」張東昊說。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