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國慶翌日美國總統特普宣佈跟越南達成貿易協議,成為自英國後第一個國家跟特普第二任政府達成新貿易協議的國家。消息傳出後,越南股市急升達到三年內高位。
新協議內容規定美國出口到越南支付零關稅,而越南出口美國要付20%關稅,而其他國家貨品利用越南作最後加工後出口美國的貨品要額外多付40%關稅。對越南本土出口商家,這20%的關稅雖然比美國四月份單方面宣佈的46%低但同屬黑社會收保護費般強行而來。不過,越南是亞洲各國中最依賴出口美國的國家,出口美國總值估計佔高達全國GDP的3成。據分析,20%關稅比很多事前估計為高,但最重要的是,這種黑社會式收費對其他各國有甚麼影響?所謂先例一開,壓力便增大。對美國人,20%的關稅建立在低價貨品壓力不太大。對越南人,這是為生存所付的保護費,不付也得付。我懷疑,假如越南政府沒有在五月時批准特普的私人公司投資15億興建一個位於河內南部、佔地990公頃的高爾夫球場的話,條件可能更苛刻。還有一點值得一提,便是越南雖小,但它跟美國的外貿順差,或逆差(對美國而言),竟然跟隨中國及墨西哥後最大的一個國家。難怪有分析家指出這條款其實是想封殺借越南出口的中國商家。假如屬實,當有條件比越南更好的國家出現,中國商家會否轉移陣地?在此前提下,特普的越級高爾夫場似乎給了點信心給越南政府:那個國家能上位便打它,這樣才能確保有錢人繼續去他的球場消費。
加拿大方面,自從跟特普的美國「幾乎」割蓆後,新總理致力於減低對美國依賴。對外方面他尋求產品分散,增加及加強對其他國家的貿易關係,目前看來他的主力放在西歐國家但還未有顯著成果。對內,他的口號是將十三個經濟體(十個省及三個自治區)變成一個。這當然並不表示他將整個加拿大改型為中央集權。他的主要做法有二。一、提高聯邦政府處理有關經濟發展政策的效率;二、將有礙各省通商的不必要條例取消,令國內貿易更方便,便宜進行,提高內部經濟。在這前提下,加拿大「國內」自由貿易協議內53條有礙省與省之間通商的「例外」條文於週一取消,只剩下20多條有關國家安全的「例外」條文仍然生效。這些修改能對加拿大有多大影響眾說紛紜,只可以說沒甚麼負面影響,但若要有顯著成效,省與省之間的貿易障礙必須要拆除。成績雖然有,但步伐太慢,必須加快。因為只有自強及減低對美國的依靠我們才能不再被壓迫。可知道,政府對外國電子傳媒及網絡公司,當中主要是微軟、谷歌、臉書等富可敵國的美商,徵收3%的稅(對,只是3%,遠於我們自己要付的稅率),美國便以傷害美國利益為由中止貿易談判,直至我國政府被逼妥協。所以這些公司可以在加拿大售賣各種商品服務而完全不用支付加拿大政府一分錢的稅,強鄰下生存似乎難有公平。
經過特普多月擾攘,他自己的荷包急速腫漲,但高關稅及一連串的有助通漲的政策的後遺症亦慢慢開始浮現。在此情況下,美國會減息嗎?容後分析。查詢請電:514-992-8328 曹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