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旅游地理 沉浸式感受「重慶大轟炸」
公益广告

沉浸式感受「重慶大轟炸」

  左圖:參觀重慶大轟炸遺址防空洞的香港傳媒學子們。右圖:大轟炸遺址中的「愈折愈強」。

  6月15日,參與「范長江行動」重慶行的香港學子走進位於渝中區解放碑磁器街的重慶大轟炸遺址。這座國家級抗戰遺址總建築面積1181平方米,通過沉浸式場景復原、打造銹蝕金屬前言牆和沙盤投影系統等技術,打造全景沉浸式體驗,成為觀眾沉浸式感受重慶大轟炸的重要方式,將1938年至1944年期間日軍對重慶長達6年零10個月的無差別轟炸全景式展現在參觀者面前。

  時過八十多年,在重慶大轟炸慘案的發生地,學子們重溫歷史記憶,了解和感受先輩們頑強不屈、奮戰到底的愛國主義精神。據現場導賞員介紹,遺址所在地的十八梯,是當時重慶老城區的核心區域,亦是當時市民避難的主要通道與場所之一,成為大轟炸時期重慶公共防空隧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此隧道至今保留着重慶人民面對轟炸時的真實場景。

  走進遺址,「愈炸愈強」四個字筆鋒銳利,赫然書於牆上。導賞員表示,這是在日軍大轟炸過後,重慶民眾自發在被炸毀的牆壁上寫下的,「在日軍持續不斷的空襲災難中,重慶民眾迅速組織救援、恢復生產、支援抗戰,他們非但沒有被摧毀意志,反而以更頑強的姿態堅守抗爭,在廢墟之上重建生活、堅持抗戰。『愈炸愈強』是抗戰時期重慶人民面對日軍野蠻轟炸時展現出不屈精神的內核。」

  現場播出的紀錄片《空中積極迎敵》與諸多歷史動態圖片,生動還原日機投彈的場景,而後點狀燈亮起,標記出的投彈點如同一道道傷疤刻在渝中半島的素模上。

  香港都會大學黃彥彰表示:「重慶人面對轟炸時的堅毅,和香港在逆境中展現出的拚搏精神是相通的。比如在1941年香港保衛戰中,許多市民自發參與救援,這和重慶大轟炸紀念碑所記載的一樣,都是普通人用勇氣築起的防線。重慶人民『在廢墟上創造新中國』的標語,和今天香港青年建設家園的願景,本質上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莫高窟遊客閩南話喊「台灣要回來」

巴西狂歡節 一連三日中環暢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