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中国如斯 【中國如斯】失去鐵佛的鐵佛寺仍然光彩奪目
公益广告

【中國如斯】失去鐵佛的鐵佛寺仍然光彩奪目

由於採礦、冶鐵、鑄造技術的發達,中國歷史上用鐵之處較為普遍,鐵佛寺較多,比較著名的就有臨汾鐵佛寺、南岳衡山鐵佛寺。除了臨汾鐵佛寺外,山西境內比較知名的還有靈石鐵佛寺和高平鐵佛寺。高平鐵佛寺原有一尊高達8米、重約20噸的鐵佛,但在1958年大煉鋼鐵運動中不幸化成了鐵水。不過,這座失去鐵佛的鐵佛寺仍然光彩奪目,這得益於寺廟寺內保存完好的明代彩塑。

據現存碑文和題記可知,至少在金代大定七年(1167年),高平鐵佛寺就已經存在。鐵佛寺坐北向南,為四合院,院落東西總寬24.42米,南北總長36.55米,占地面積約892.55平方米。寺內現存建築包括正殿(鐵佛殿)、南殿(天王殿)、東禪室、西禪室及正殿西耳殿,其中最重要的是鐵佛殿。鐵佛殿占地72平方米,有28尊神像,包括4尊佛菩薩和24尊護法神即二十四諸天彩塑。佛是究竟覺悟者,佛法的核心信仰對象。菩薩是佛法實踐者與弘傳者,眾生直接求助的對象。諸天是護法神,負責護衛佛法或道法的神明,兼具威嚴與力量,負有鎮邪驅魔、庇佑信眾的職能。

圖1 高平鐵佛寺鐵佛殿供奉神祗分布示意圖

佛菩薩處於鐵佛殿的核心區,周圍分布的是二十四諸天。殿中央有青磚方形佛壇,釋加牟尼端坐在其中左右兩邊站立著文殊、普賢兩尊菩薩,分別象征著智慧與行願,背後現存水月觀音菩薩,意味著慈悲。

釋迦摩尼背後有4尊護法神,即佛法弘傳的推動者大梵天,身有六臂的大梵天之妻辯才天,統領須彌山上眾神的女神帝釋天,消災避禍的摩利支天。與釋迦摩尼相對而立的是昭惠天(楊戩)和象征忠義的崇寧天(關公)兩尊護法神。

處於東西南北四角的,是身著甲胄的持國天王(護佑安寧)、廣目天王(懲戒惡行)、增長天王(斷惑增善)和多聞天王(護財御災)即四大天王。鐵佛殿兩側四大天王之間,是其他14尊護法神:太陽神日天(日宮天子)和月神月天(月宮天子)光明雙尊,驅魔神韋馱天、密教本尊金剛密跡、調和天象的紫微大帝、守護兒童的鬼子母、世間主宰摩醯首天(大自在天)、鎮邊除魔的羅剎天、菩提樹守護神菩提樹神、幸福與財富女神功德天、智火焚惑的迦毗羅天、夜叉統帥散脂大將、統御水域的龍王和掌管地獄的閻羅天。諸神神態各異,個性鮮明。

彩塑採用“木骨鐵線”技法,即工匠以木材搭建彩塑骨架,確保造型穩固,再用鐵絲、鐵線巧妙勾勒人物的須發、飄帶、冠飾及衣褶脈絡。工匠們運用誇張的造型手法,刻意放大或縮小某些部分比例關系突出個性,如縮小肢體關節比例突顯肌肉的膨脹感,縮小臉頰和下巴的比例強化表情。彩塑的“彩”都有得當妙用,以色彩表現人物的性格與身份,以飾金裝束表現文官及女性的富貴祥和,以紅色面頰表現崇寧天的性格,以白色肌膚展現韋陀天的青年形象。獨特的光影手法使彩塑增輝不少,精細的雕刻和打磨使造像表面光滑細膩,光影的虛實關系和明暗對比突出造像的立體感和細節。這一切都顯示出高平鐵佛寺彩塑的藝術價值。

圖2 高平鐵佛寺的彩塑群

高平鐵佛寺還反映了與之相關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方面,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相互融合,呈現了三教合流的歷史痕跡。諸天排列方式主要依據佛教,但排列次序不定,也有符合部分諸天成對組合的情況,如帝釋天與大梵天、日天與月天、東方天王與北方天王、南方天王與西方天王等。服飾顯示道教標識(紫微大帝頭戴蓮花冠)以及儒家的等級觀念(龍王服飾上出現十二章紋的龍紋、黻紋及星辰紋)。神祗系統中吸納了民間信仰,崇寧天(關公)作為忠義精神象征的山西解州人,進入二十四諸天行列,成為凝聚地方情感的精神象征。彩塑的服飾也反映了當地民族交流融合的痕跡,增長天王等多位身著鎧甲的武將,其鎧甲褪裙邊緣下垂的毛皮,就是少數民族服飾的標記。

2019年,中國政府公布的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平鐵佛寺列入其中。山西當地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通過一系列的修覆和保護措施,努力維持其原貌,讓更多的人能夠領略到這座失去鐵佛的古老鐵佛寺的文化魅力。

作者:宋樂樂、陳瑞(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

指導教師:逯慧(山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原載:加拿大《華僑時報》2025年6月27日第23版“中國如斯專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