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6月2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真實社交」上發文稱,美國已完成對伊朗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三處核設施的襲擊。伊朗方面對此暫無回應。另外,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上發布一張圖,上面文字顯示「伊朗的福爾多(核設施)已不存在」。伊朗方面對此暫無回應。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6月21日,據美國福克斯新聞報道,六架B-2隱形轟炸機從美國密蘇里州的懷特曼空軍基地飛往位於關島的美軍基地。根據飛行追蹤數據和其與空中交通管制的通話記錄推測,這些轟炸機在途中完成空中加油,顯示它們起飛時「可能因攜帶重型彈藥而未加滿油」,而這些彈藥「可能是專門用於打擊地下掩體的鑽地彈」。

據報道,B-2轟炸機可攜帶兩枚重達15噸的鑽地彈,而這種炸彈目前僅美國擁有。
美國媒體報道,美國總統特朗普一直在權衡是否攻擊伊朗防護嚴密的地下鈾濃縮設施。媒體普遍認為,除了一定數量的GBU-57A/B巨型鑽地彈,其他常規武器難以徹底破壞這一深藏地下的核設施。專家認為,這些炸彈可能是打擊伊朗防護最嚴密的福爾多核設施的關鍵。


福爾多核設施位於伊朗庫姆市以南約30公里的一處山區。據悉,該設施建在地下90米深的岩石層中,這種地下設計旨在抵禦潛在的空襲,增加設施的防護能力。與納坦茲核設施相比,福爾多核設施的濃縮鈾豐度更高。自2018年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逐漸恢復在福爾多核設施的鈾濃縮活動,包括生產更高豐度的鈾。伊朗方面堅持表示,核項目出於民用目的。
美聯社記者戴維表示,在此討論的是美國的一種特定武器,重達3萬磅(約13.6噸)的精確制導炸彈,且目前僅能由B-2隱形轟炸機搭載,因為該機型是唯一可配置此類武器的飛機。
事實上,五角大樓的評估認為,這種炸彈也只能摧毀地下65米的目標,想要有效打擊福爾多核設施,需要動用兩枚,以一前一後的方式實現連環穿透才有可能,但美軍從來沒有公開驗證過這種戰法的可行性。
不少分析人士指出,對伊朗的核設施進行直接軍事打擊可能將引發核洩漏風險。美國軍備控制協會防擴散政策主任凱爾西·達文波特警告稱,炸毀福爾多的庫存會釋放少量六氟化鈾的輻射和化學毒性,爆炸可能會引發連鎖反應。此外,這也意味着美國直接介入衝突,恐將導致局勢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