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滿市警方正在調查六月十日週二市中心一座清真寺遭到破壞的案件。據警方證實,位於Rene-Levesque和Robert-Bourassa大道交界附近Belmont街上的的我國伊斯蘭文明研究所(CIIC)遭受塗鴉。
建築物共有三處被用藍色噴漆噴上「F—加薩」的字樣。
警方表示他們十一日週三接獲報警電話,仇恨犯罪部門正牽頭調查這起事件,並指出事件與正在進行的以色列-哈馬斯戰爭有關。
目前尚未逮捕任何人。
我國穆斯林協會(MAC)譴責這類破壞行為,該協會是全國性慈善組織,形容這些是「卑鄙的行為」而非孤立事件。
該組織早些時候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這反映一種危險的國家氛圍,清真寺、穆斯林、巴勒斯坦人以及為加薩發聲的國人正日益受到攻擊和誹謗。」
聲明寫道:「近幾個月來,伊斯蘭文明研究所和全國各地其他本協會旗下的清真寺不斷收到仇恨信息,從威脅到網絡辱罵,尤其針對加薩種族滅絕事件,這種伊斯蘭恐懼症和反巴勒斯坦種族主義的融合正在肆無忌憚地滋長。」
協會還呼籲省級和聯邦官員譴責這種破壞行為,並呼籲各級政府「採取緊急行動,保護穆斯林和親巴勒斯坦社區,並將反巴勒斯坦種族主義視為系統性問題」。
此前滿市警方發布二0二四年度報告,顯示去年居民舉報三百七十五起仇恨犯罪(比前一年增加百分六點二)和二百零二起仇恨事件(增加百分十八點一)。
超過一半的報告是基於種族、國籍或膚色。
滿市警方將仇恨犯罪定義為「因種族、民族或族裔出身、語言、膚色、宗教、性別、年齡、精神或身體殘疾、性取向或性別認同或表達,或任何其他類似因素而引發或涉嫌引發仇恨」的犯罪。
例如製作納粹標誌,或因宗教信仰而威脅或人身攻擊他人。
仇恨事件是非犯罪行為,「可能會影響個人或可識別群體的安全感,而該群體在特定情況下可能因種族、民族或族裔出身、語言、膚色、宗教、性別、年齡、性取向或性別認同或表達,或特別是殘疾而被視為此類群體」。
仇恨事件包括散佈針對某族群的攻擊性資料,或因性傾向而對其實施「無理取鬧」的行為。
過去幾個月,類似的破壞行為以及縱火和槍擊等暴力行為也曾針對滿市的猶太禮拜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