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雲貴高原的褶皺裏,貴州用科技的鋒芒刺破群山的阻隔,將 「地無三里平」 的桎梏鍛造成創新的舞台。當中國天眼凝視宇宙深處,當世界級橋樑橫跨峽谷天塹,當大數據的浪潮在喀斯特地貌上奔涌,這片土地正以令人驚嘆的科技範,書寫着屬於新時代的傳奇。
這裏有遠眺宇宙深處的中國天眼
在平塘縣的喀斯特窪地中,500米口徑的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宛如一枚巨大的銀色瞳孔,鑲嵌在群山環抱之間。站在觀景台俯瞰,4450塊三角形反射面板在陽光下閃爍,其震撼程度遠超想象 —— 這個相當於30個足球場大小的「天眼」,正以人類最敏銳的「耳朵」,聆聽着137億光年外的宇宙低語。
「不能攜帶手機進入核心區。」工作人員的提醒,讓香港記者們瞬間感受到這裏的特殊氛圍。作為全球最大單口徑射電望遠鏡,FAST 對電磁環境的要求苛刻到極致。「目前已發現超過1000顆脈衝星。」在天文體驗館內,講解員的話語揭開了天眼的 「成績單」。這些高速旋轉的中子星,不僅是宇宙的 「燈塔」,更為航天器導航、引力波探測等前沿領域提供關鍵數據。
南仁東紀念館裏,泛黃的手稿與老照片訴說着天眼的「前世今生」。這位「天眼之父」曾踏遍貴州的窪地,用12年時間選址,又用近20年攻克技術難關。如今,他的目光化作展廳內的全息影像,凝視着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其中很多事研學的中小學生,他們在射電體驗廳裏操作模擬設備,在天象影院中感受星系旋臂的壯美。
這裏不僅是科研勝地,更成為全球天文愛好者的 「朝聖地」。中國天眼景區市場部經理範大猛介紹,暑假有很多學生包括香港學生來「天眼」展開科普之旅。2024年,天眼景區接待遊客近130萬人次,港澳地區遊客佔比 5%。據介紹,FAST二期工程正展開,計劃利用周圍30公里內優良的電磁波環境,建設數十台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與FAST組成核心陣。目前2台40米級的射電望遠鏡(核心陣試驗樣機)已經建成,正在調試。

中國天眼景區市場部經理範大猛在接受採訪時說,暑假有很多學生包括香港學生來「天眼」展開科普之旅。
這裏是世界橋樑博物館
在貴州的峽谷之間,橋樑不僅是交通載體,更是流動的科技史詩。這些橫跨峽谷的鋼鐵巨構,既是貴州打通 「最後一公里」 的經濟動脈,更是用科技與美學澆築的立體詩篇,讓 「地無三尺平」 的貴州,成為世界橋樑的 「教科書」與博物館。
2001年9月,貴畢公路六廣河大橋竣工,一舉刷新了美國科羅拉多皇家峽谷大橋保持了72年之久的「世界第一高橋」紀錄,從此,貴州便踏上了 「橋樑狂魔」 的征程:「現任」世界第一高橋,565米高的杭瑞高速北盤江大橋;世界最高混凝土橋塔——332米高的平塘特大橋中塔;世界最大跨徑鋼桁樑斜拉橋——主跨800米的貴黔高速鴨池河特大橋;世界山區懸索橋第一高塔和第二大跨徑的江習古高速赤水河紅軍大橋……7項首創技術,12座「世界第一」橋,世界前100座高橋近一半在貴州,最高橋樑記錄在貴州不斷更替。被譽為「世界橋樑諾貝爾獎」的古斯塔夫·林德撒爾獎,中國橋拿過9次,4座在貴州。如今,3萬多座橋樑在黔貴大山中架起高速平原。數代建設者前赴後繼,打造出涵蓋各類橋型、技術含量極高、不斷實現創新突破的「橋樑博物館」。

壩陵河橋樑博物館是多種教育基地,吸引很多學生專程來研學。
今年3月7日,正在建設中的「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全橋橋面貫通,這座大橋全長2890米,主跨徑達1420米,是目前世界山區峽谷第一大跨度鋼桁梁懸索橋;其橋面距水面垂直高度625米,建成後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橋,而且是名副其實的「橫豎都是世界第一」,被稱為「天空之橋」。
香港媒體參訪團走進壩陵河橋樑博物館,這裏有全息影像重現這座主跨 1088米懸索橋的誕生歷程。遊客可以在風洞實驗模擬區感受14級強風對橋體的衝擊,看着碳纖維修具原件與古代渡河工具並陳,仿佛穿越了人類跨越天塹的千年歷史。而博物館外,370 米高的壩陵河大橋已成為極限運動的勝地。

雄偉的壩陵河大橋在目前在貴州已排不到第一。
這裏有最火爆的「大數據」
貴州歷史上曾因地形氣候等因素,傳統產業難以長足發展,然而在國家「東數西算」發展策略下,同樣的因素卻令貴州成高科技「天選之地」:年均氣溫15℃的涼爽氣候、穩定地質結構及豐富能源低廉電價,讓貴州貴安新區集聚23個超大型數據中心,成為全球高密度數據中心區。
香港媒體參訪團來到貴安新區,做為全國首個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華為雲、騰訊數據中心等智算中心相繼在這裏落地運營。數據顯示,2024年,貴安新區直管區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21.1%、增長連續6個季度超過20%,軟件和資訊科技服務業實現收入709億元、增長28.5%,數字經濟增加值佔GDP比重53.3%。

中國電信為一家酒企提供的智能酒庫管理平台,能夠顯示多項數據變化。
中國電信雲計算貴州資訊園佔地586畝,有29座機樓,中電信的「天翼雲」提供算力,承接Deepseek等大模型數據,通過高速傳送網絡,數據5毫秒便可傳送到大灣區。據園區人員介紹,園區內的「貴安超級計算中心」承擔了《哪吒2》四成特技效果製作,也為《流浪地球2》及《長津湖》等影視作品提供算力支撐。園區亦會為不同企業提供運用數據及AI方案,如該省一間麵包企業利用AI及人臉識別技術,監控各家分店的運營情況,員工有沒有準時上班、缺勤甚至無戴口罩等「異常」行為,都實時顯示及發警報。
站在貴州的土地上,總能感受到科技與自然的奇妙共振:天眼的反射面與喀斯特窪地完美契合,橋梁的鋼索與峽谷的風場博弈出最優解,數據中心的散熱系統與山間的雲霧達成生態共識。這片曾經被群山阻隔的土地,如今正以開放的姿態,書寫着屬於中國的創新傳奇。(鄧和平)
頂圖:這座不起眼的建築,就是為《哪吒2》提供了四成算力支撐的貴安超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