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华人华乡 滿城華人服務中心發起口譯服務  助力華人移民無憂溝通
公益广告

滿城華人服務中心發起口譯服務  助力華人移民無憂溝通

  【時報訊】語言,是融入新家園的第一把鑰匙,卻往往成為移民面前最現實的高墻。對於許多華人長者和新移民而言,陌生的英語或法語環境像一層無形的隔膜,將就醫、填表、咨詢等日常事務變成令人焦慮的挑戰。一句未能理解的對話、一份看不懂的文書,都可能讓生活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在這道語言障礙前,滿城華人服務中心始終是華人社區堅實的依靠。作為連接移民與主流社會的橋梁,中心不僅提供事務性支持,更為漂泊異鄉的同胞營造「家」的安全感。由義工部的青年志願者 Keffrey He 發起的「多語口譯志願服務」正是這種精神的生動延續——以語言為橋,為社區注入溫暖與力量。

  該活動於2025年4月19日正式啟動,Keffrey He 精通英語、法語、普通話及粵語,每個周六上午幫助不諳英、法語的華人長者及新移民解決各類文件中的語言難題。活動反響熱烈,許多受益者表示:「有了志願者的耐心翻譯,我們不再因語言問題而焦慮,辦事更有信心了。」

  當年輕的華裔子弟主動俯身傾聽長者的鄉音,當流利的雙語能力轉化為助人的力量,語言便從障礙化作溫情的紐帶。

  語言服務雖無聲,卻勝似千言萬語。在「多語口譯志願服務」的背後,Keffrey He不僅是一位發起人,更是理念的實踐者。他用行動證明:青年不是社區的旁觀者,而是改變的推動者。在繁忙學業與生活之外,他仍選擇傾聽社區的聲音,投身志願服務,只為讓更多人「聽得懂、講得出、走得遠」。

  這份責任感並非一時沖動,而是深深紮根於文化自覺與對家人的關愛之中。他明白,語言背後,是尊嚴,是獨立生活的能力,是在異國他鄉找到歸屬感的起點。他用母語架起理解的橋梁,讓社區長者與新移民不再憂慮。

  滿城華人服務中心義工部長期以來致力於凝聚青年力量,培育社區服務精神。許多志願者是本地長大的華裔青年,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回饋社區,讓長輩們感受到『家』的支持。這種跨代互助不僅緩解了長者的孤獨感,更讓年輕一代深刻理解文化傳承的意義。

  服務中心主任李西西高度評價這一倡議:「語言無障礙是社會公平的基礎。青年志願者用行動詮釋了『服務有溫度』的理念,既解決了實際問題,也強化了社區的凝聚力。」中心作為華人移民的堅強後盾,始終關注弱勢群體的需求,此次口譯服務正是其「以人為本」服務理念的延伸。未來,中心計劃將口譯服務惠及更多新老移民。

  華人服務中心的角色從未局限於事務辦理。從文件翻譯到心理支持,從文化適應到代際融合,這里始終是移民們遇到困難時伸來的手、迷茫時點亮的燈。沒有人應該因語言而孤獨。

  這項服務的意義遠不止於語言轉換——它打破了信息壁壘,消除了孤立感,更讓不同代際、文化背景的社區成員彼此看見、相互扶持。正如一位僅說粵語的長者所言:「這些年輕人讓我感到被尊重,這里就是我的第二個家。有年輕人幫我解釋,安心多了。」他的感慨,道出了無數移民的心聲:「這份『安心』,正是語言服務的深層意義——它消除了恐懼,重建了自信,讓移民敢於走出孤島,擁抱新生活。」

  華服中心義工部的工作人員從項目策劃到落地實施全程跟進,不僅聯絡志願者,更深入了解社區需求,確保服務精準對接。正是這份執著與熱忱,受助者臉上的笑容,就是我們前行最大的動力。青年志願者們「反哺社區」的行動,讓服務超越了實用功能——多語交織中,是年輕一代對文化根脈的守護,也是跨世代互助的社區生態的萌芽。未來,滿城華人服務中心義工部將繼續攜手社會各界,以創新服務踐行社會責任,讓「無障礙溝通「成為華人社區的一張溫情名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