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滿島Cote Saint-Luc市一名女子在遭遇信用卡詐騙後向其他人發出警告,凸顯詐騙份子日益精明的手段。
七十歲的高碧歌(A. Goldberg)五月十二日週一表示,她接到一通1-800號碼的電話,號碼似乎是她所在銀行打來。
來電者自稱是銀行反詐欺部門的「馬修」(Mathieu),並指名道姓地找她。
高碧歌說她立即提高警惕,因為她兩年前就曾被詐騙。「於是我說我怎麼知道你真的是從我的銀行打來?因為我不太清楚,」她回憶道。
「馬修」隨後指出,他打來的號碼和她信用卡背面的號碼是一樣。
「沒錯!就是那號碼,這些騙子真是越來越老練,」她說。
來電者詢問她是否進行三筆總計約四千元的交易,當她回答沒有時他告訴她,她的卡將被部份凍結,並向她發送一條驗證碼。
「這和銀行的流程一模一樣,」高碧歌說。
來電者隨後要求高碧歌提供驗證碼,她說她最初拒絕,因為銀行通常要求她自己輸入驗證碼。
但他說服她,並提供他聲稱是員工編號的號碼,還確認她的住址。「我不知道他們是怎麼得到你的地址,但現在他們什麼都能辦到,」高碧歌說。
來電者告訴高碧歌,她將在十個工作天內收到一張新的信用卡——高碧歌指出,這是危險信號,因為上次她被騙時,銀行在四十八小時內就透過掛號信寄來一張新卡。
掛斷電話後,高碧歌立即打電話給銀行。
「然後銀行的那女孩對我說,是啊妳被騙了,」她說。「他剛才告訴妳的這三項費用大約十五分鐘才出現,我說他就是那時候打電話給我的。」
銀行代表告訴高碧歌,他們從不洩漏員工號碼,並取消她的信用卡。「我不會上當受騙,我非常警惕。但這事明明那麼合法,然後所有這些費用就在卡上出現,」她說。「但我知道我犯的錯誤是在把程式碼告訴那人的時候。」
技術分析師利維(C. Levy)表示,這類騙局正在增多,詐騙份子越來越容易利用科技讓自己看起來合法。
「如今詐騙電話看起來逼真得嚇人,幾乎無法分辨真假,」利維解釋。
他強調當有人收到簡訊或電話聲稱自己被騙時,情緒會非常低落,恐慌也會隨之而來,人們往往會拋開疑慮試圖解決問題。
「不幸的是,網路犯罪份子和詐騙份子正在利用我們的資訊來對付我們,他們從以前的資料外洩事件中收集數據,然後把這些數據拼湊在一起,」他說。
“所以他們知道你的名字,知道你的地址,知道某些信息,也許包括你的信用卡號和有效期等等。」
利維說,詐騙分子索取安全碼時,這通常是他們存取帳戶所需的最後一則訊息。
他還警告說,任何合法的銀行或信用卡公司都不會打電話要求客戶透過電話或在網上進行身份驗證。
「我們唯一真正的保護就是假設收到的每一通電話、每一則簡訊或每一封電子郵件都是不合法,所以我們不該參與任何第三方發起的通信,」利維說。
高碧歌曾兩度成為攻擊目標,現在她敦促其他人如果收到可疑簡訊或電話,就要掛並直接與銀行聯絡。
「銀行表示目前這些費用仍在處理中,但如果處理成功我會得到退款,」她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