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實話,現在從加拿大去美國,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事兒了。
本來嘛,加拿大人出個國、去趟美國參加婚禮,是再平常不過的操作。但誰能想到,就在2025年,川普重新上台當總統,局勢一下子變得撲朔迷離,連加拿大人去美國旅遊的“氣氛”都跟着緊張起來。
有不少人起初也沒當回事,直到一條新聞在網上瘋傳:一位BC省的華人企業家,居然被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ICE)扣了!這一幕讓不少人瞬間繃緊了神經。
緊接着,加拿大聯邦政府也罕見地更新了對美旅行的警示,語氣相當嚴肅——如果旅客不符合美國的入出境要求,政府是沒法出手幫忙的。
為了避免“踩雷”,有些加拿大人開始認真做準備。比如聽律師建議,提前準備“燒機”——也就是一台重置後的備用機或預付費手機,只裝幾個必要的App,雖然手機裡沒什麼秘密,但怎麼說呢?還是多一分保護更安心。
除了設備安全,入境時可能被問到的各種問題也得提前想好:住哪兒、去幹嘛、帶了多少錢、打算待幾天……一句話,準備得越充分越好。
像這位從多倫多出發的旅客,4月9日那天就從皮爾遜機場搭飛機飛美國。好在多倫多是加拿大九個設有“預清關”服務的機場之一——也就是說,在加拿大境內就能提前完成美國的海關手續,到美國後可以直接去接機或者轉機,不用再次排隊。
新娘在出發前還提醒賓客,她老公已經順利過關,並建議大家提前下載 Mobile Passport Control App,可以加快通關速度。不過這位旅客提前三小時到了機場,基本沒人排隊,也就沒用上。
本來還以為過關會有一番“盤問”,但過程卻意外地順利。海關問了幾個基本問題,比如什麼時候回加拿大、來美國幹什麼、住哪兒、帶了多少錢。得知是來參加婚禮後,官員的態度明顯放鬆,沒幾句就放人通行了。
到了佛羅里達之後,旅行體驗也相當不錯——不少加拿大朋友也在現場,大家聚在一起玩得很開心。儘管華盛頓的政治氣氛有點緊張,但現場遇到的美國人都挺友好,聽說是從多倫多來的,還很熱情。
當然,不是每個人的經歷都這麼順利。
移民律師就提醒過:如果打算在美國停留超過30天,過關時會面臨更多問題。從4月上旬開始,美國已經正式要求停留超過30天的加拿大人必須提前登記。
最近,還有一家人開車過境去美國,原計劃在那邊住上三個月,結果在邊境被詳細盤問了一通,過程遠比短期旅客複雜得多。

不少加拿大網友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經歷。有的說自己帶着一家六口從紐約回加拿大,全程無障礙;還有的說自己是少數族裔,從溫哥華開車去美國探親,全程順順利利。但也有不少人直言,現在完全是“拼運氣”。
“就看你碰到哪種邊境官了。有時候就算資料齊全、回答得體,對方要是心情不好,可能也會找你麻煩。”
隨着美加貿易戰升溫,不少加拿大人開始對去美國這件事打起了退堂鼓。但如果確實有事,比如工作、上學、參加婚禮等必要的行程,還是得去的。
只是現在的情況確實變了。建議大家出發前做好功課,別帶太多“隱私風險”的設備,把所有問題提前過一遍,多準備總沒錯。只要不慌不忙、資料齊全,過關也未必有那麼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