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美食健康 新疆馬「三寶」
公益广告

新疆馬「三寶」

  圖:新疆美食馬「三寶」。

  據《漢書.烏孫傳》記載:「天馬來兮從西極」,「其國多馬,富人至四五千匹」。自古以來,新疆便以盛產良馬聞名於世,是中國最重要的馬品種資源寶庫之一。如今,新疆境內仍保存着哈薩克馬、焉耆馬、巴里坤馬、柯爾克孜馬、伊犁馬與伊吾馬六大馬種,既是養馬重地,也是馬文化的活態展示場。

  與養馬文化相伴而生的,是馬肉美食的深厚傳統。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馬肉不僅僅是一道佳餚,更是連結家庭記憶與民族文化的紐帶。對於在新疆長大的孩子來說,馬肉是冬季與節日的味道。

  熏馬腸,是馬肉料理中最具代表性的佳作,也是哈薩克族人的獨家美食。以前有碎肉和塊肉兩種,但現在碎肉馬腸已不常見。

  新鮮製作的熏馬腸,腸衣緊實包裹着切成小塊的馬肉,肉質肥瘦相間,色澤澄亮。經過煙熏處理後,馬腸帶着特有的木柴香氣與肉香交融,越嚼越香,脂肪豐富卻不油膩。與其他紅肉相比,馬肉的熱量更低、蛋白質更高,既美味又健康,適合冬日進補。手工灌製的馬腸更見民族匠心,講究「油肉分側」,即灌腸時將油脂與瘦肉分開放置,確保切開後的每片腸子都呈現出均衡的肥瘦比例。

  除了熏馬腸,馬肚與馬鬃也是饕餮客的心頭珍品。馬肚爽脆彈牙,適合涼拌或清燉;而馬鬃因其油脂細膩、香氣濃郁,更是被視為上品。這些部位由於數量稀少、製作費工,在市場上更為難求。

  新疆的馬肉美食,不僅僅體現在食材與手藝,更蘊含着人們對土地與生活的熱愛。在這裏,馬肉早已超越了食物的層面,成為一種文化的象徵,一種節日餐桌上的儀式,一段口口相傳的記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寒濕還會讓人變老?善源萬密齋開啟科學養生新篇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