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娱乐 香港中樂團締造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世界紀錄
公益广告

香港中樂團締造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世界紀錄

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官方認證人鍾善恒宣佈世界紀錄刷新成功 , 並頒發獎狀予香港中樂團理事會主席賴顯榮律師及「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嘉賓獎狀」予謝詠誼女士 。(主辦單位提供)
香港中樂團研究及發展部樂器研究及改革主任阮仕春(左)、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兼終身指揮閻惠昌(中)及天文台前助理台長梁榮武(右)合影。(主辦單位提供)

香港中樂團創製的改革樂器「環保胡琴系列」,使用可再生物料,實踐環保理念。日前特別舉行了「彭修文作品專場 II —— 圖畫展覽會與秦.兵馬俑」音樂會,並攜手觀眾成功締造「累計最多人體驗環保胡琴系列」SDG世界紀錄,音樂會開始前,由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官方認證人鍾善恒先生宣佈世界紀錄刷新成功,並頒發獎狀予香港中樂團理事會主席賴顯榮律師及「可持續發展世界紀錄嘉賓獎狀」予謝詠誼女士。

日前舉行的「彭修文作品專場 ー一 圖畫展覽會與秦 . 兵馬俑」音樂會同樣使用環保胡琴。(主辦單位提供)

音樂會使用環保胡琴,演出三首彭修文的經典作品,包括幻想曲《秦·兵馬俑》,讓觀眾感受秦朝兵將長年征戰思鄉之情;《圖畫展覽會》則用中樂的色彩,重塑Mussorgsky的作品;《春江花月夜》是彭修文大師根據琵琶曲《夕陽簫鼓》改編的一首樂隊合奏曲,旋律清新流暢,富於詩意。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及終身指揮閻惠昌教授表示環保胡琴是樂團編制中的常規樂器,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均可保持穩定的音色與演奏性能,有助香港中樂團經常到訪不同國家演奏。為了加深觀眾對環保胡琴的認知,香港中樂團在音樂會會場入口,特別設置「環保胡琴系列」展區,展出包括革胡、中胡、低音革胡及二胡等環保胡琴,讓觀眾近距離欣賞,觀眾更可獲得限量版「可持續發展徽章」作紀念。

現場設環保胡琴展區,向公眾介紹樂器。(主辦單位提供)

第一代環保胡琴自2005年開始研發,利用多種可再生的PET 聚酯纖維膜,取代傳統的蟒蛇皮,並以科學計算法重新設計共鳴箱,大幅提升樂器的物理功能。有別於傳統胡琴對氣候條件的依賴,環保胡琴能在不同氣候中保持一貫優雅細緻的音質。環保胡琴現時已進入第三代,演出場次逾1700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翁維銓《行規》4K修復版M+首映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