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淡妝」花卉如同中國傳統文化一樣,包容大氣,讓國人鍾愛。
在昆明北郊,一座佔地300畝的現代化種質資源庫裏,2萬餘份花卉種質資源正被精心保存。這個全國規模最大、種類最豐富的花卉種質資源「基因庫」,收錄了雲南本土5317種野生觀賞植物,同時引進了全球1/3的觀賞類花卉資源。依託這些寶貴的資源,助力科研攻堅難題,並推動中國千億花卉產業升級。
科研攻堅突破「卡脖子」難題在月季育種領域,雲南省花卉育種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克隆出月季花香代謝關鍵酶基因,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香型月季品種。針對百合產業受枯萎病威脅的痛點,實驗室建立起抗病基因篩選體系,培育出「雲抗1號」等3個抗枯萎病百合品種,使雲南百合主產區發病率從40%降至8%,畝均增產25%。在晉寧花卉科技小院,科研團隊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清水河村培育出「晉寧翠花」等月季新品種,帶動200餘戶花農每畝增收超萬元。數據顯示,雲南花卉產業綜合產值已突破千億元,斗南花卉市場年交易量連續25年全國第一。如今,雲南正向「世界花蕊」邁進,為全球花卉產業提供「中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