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任美國總統認為,重振美國製造業及其經濟的途徑,就是對各國加征關稅,以便讓他們回到談判桌,重新協商貿易協議。
上周三,美國將關稅武器化,宣布對貿易夥伴徵收關稅。美國因此收穫了什麼?股市暴跌,國內各地民眾瘋狂囤貨,反對關稅政策的抗議此起彼伏。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堅決、迅速地採取反制措施,國際機構也發出警告,稱美國經濟將很快陷入衰退。
實際上,早在剛剛公布全面“對等關稅”計劃的上周三,美股就曾遭到大規模拋售,表明悲觀情緒普遍存在,而不僅局限於“弱者”。
上周末,為宣洩對關稅政策的不滿情緒,美國國內的150多個團體舉行了1200多場名為“住手!(Hands Off!)”的抗議活動,遍布美國50個州。抗議活動之所以爆發,是因為美國關稅政策導致國內物價在短時間內飆升,雖然訴求遠不止要求美國政府停止將關稅武器化,但也生動反映出美國政府對複雜挑戰的看法及處理方式過於簡單。
此前,貝森特淡化美國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稱商品價格上漲只是價格調整,而非通脹。如今,他可能已經意識到,關稅重錘落下,造成的破壞遠超想象。貝森特敦促其他國家不要報復,這些國家雖然願意進行談判,但面對現實,他們別無他法,只能反擊。
其中,中國迅速堅決地予以反制。中國政府上周五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原產於美國的所有進口商品加征34%關稅。
中國的反制措施還包括:對部分中重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暫停6家美涉事企業高粱、禽肉骨粉輸華資質;對16家美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將11家美國企業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立案開展反壟斷調查;在世貿組織起訴美“對等關稅”措施。
周五,美國領導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中國“用錯了方法”。這說明,中國的反制,讓美國猝不及防。如果說此前的回應只是露出刀尖,那麼這次,中國已經果斷亮劍。正如部分美國觀察人士所言,中國的反制雖未引發全面貿易戰,但已表明貿易戰明顯升級,要想緩和局勢,必須付出相比此前更加巨大的努力。
在雙輸局勢下,無人能全身而退,但最沉重的打擊,終將會落到美國自己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