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云南玉石商人张某省在中间人张某林和陶某军的促成下,将一块翡翠原石以80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河北省某知名钢铁企业董事长马某波。
然而,这块被寄予厚望的原石切开后,事情陡然反转。经相关机构鉴定,其实际价值不超过436.97万元,与当初交易的价格相差甚远。这场看似普通的商业交易,也因后续发展演变成司法界与珠宝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案件。
争议核心聚焦于原石产地溯源问题。买方马某波主张,交易前卖方曾明确承诺该原石来自缅甸木那场口(业内公认的顶级翡翠产区),而实际上该原石是块危地马拉产料(市场认可度存在差异)。基于此,张某省及两名中间人被指控虚构原石产地,涉嫌诈骗。
2021年4月,该案一审开庭。张某省一方邀请的云南当地行业人士出庭表示,双方的交易行为符合赌石的交易规则,赌产地是赌石的一部分,不应当被认定为诈骗。马某波及其诉讼代理人则认为,在这起交易中,张某省等人“设了局”。
2025年3月17日,本案一审迎来宣判。一审判决书显示,本案的第一被告人张某省判刑15年,第二被告人张某林判刑10年,第三被告人陶某军被判无罪。中国新闻周刊从张某省的家人处获悉,张某省和张某林均当庭提起上诉。

涉案翡翠原石。图/受访者提供
虚构产地与行业关切
张某省的妹妹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张某省从事玉石行业已有三十多年,早先是一名玉石矿工,后来在缅甸有了自己投资的矿场,经常在缅甸居住。
2019年4月,在另外两名玉石商人,本案的中间人张某林、陶某军的引荐下,张某省将一块18公斤重的翡翠原石送往河北某钢铁集团董事长马某波处。
一审判决书提到,三名被告人长期在云南从事翡翠玉石生意。案发时,张某林系盈江县玉石协会副会长,陶某军称呼张某林为师傅。马某波案发前曾在陶某军经营玉石店购买翡翠玉石,并由此相识。
在拍卖师郑某的陪同下,马某波以8000万元的价格标下了上述原石。然而,当对该原石进行打磨、切割后,马某波认为自己“上了当” 。
被告人一方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那之后,马某波放话称愿出几个亿再买高档货。当张某省等人将第二块98公斤重的原石带到马某波公司时,马某波将第二块原石扣下,并要求他们退还第一块原石的货款。
双方此后僵持未果。2020年1月,张某省因涉嫌诈骗罪被河北省霸州市公安局逮捕。不久后,张某林、陶某军也以同样的罪名被逮捕。
根据马某波自述,卖方多次保证涉事原石来自缅甸木那坑口,“保证帝王绿,保证冰种,还说可以开出四个镯子”。
一名案外人受马某波委托,征得公安机关同意后由广东谷值公司对该石头进行资产评估。后者出具的评估报告显示,这块被寄予厚望的翡翠原石,市场价值不高于人民币436.97万元。(该报告因委托程序不规范,存在瑕疵,未被作为定案依据)
马某波说,涉案原石已打磨、开窗,部分暴露内部结构,并非“蒙头料”。他认为,被告人应该是知道他一直想购买木那场口的翡翠原石,所以一开始便以木那场口为噱头,借此来吸引自己 。
霸州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起诉书显示,张某省伙同张某林、陶某军,在霸州市某钢铁有限公司内,将一块翡翠玉石产地虚构为缅甸木那坑口。经检测,该玉石实际产地为危地马拉。
多名业内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在过往记录中,由线下赌石交易引发并最终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案件,极为鲜见。
本案的进展也引起玉石行业关注。为此,云南省石产业促进委员会于2020年12月21日、2021年1月18日两次召开业内专家意见会。
根据报道,与会专家认为,赌石过程中,辨别真假的依据是原石有无任何人工造假,包括有无皮壳造假、开口造假、芯子造假、颜色造假、掩盖残缺造假、挖空增透造假、天窗造假等。如果这些环节中有造假行为,就是假的。在赌石行为中,产地不是辨别真假的依据。
2021年4月20日,该案一审在河北省霸州市人民法院第一次开庭审理。
当时,云南省石产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原云南省地矿局所属昆明珠宝学校校长杨德立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国家2017年制定的《珠宝玉石鉴定》(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