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chinese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1/20250101_17357516085746-452x300.jpg)
新的一年將對現有稅收措施進行一些調整,但這些變化預計對個人的影響微乎其微。
滑鐵盧大學會計與金融學院的丹尼爾·羅戈辛斯基(Daniel Rogozynski)告訴CBC新聞,總體來看,2025年在稅收方面將是一個“現狀年”。
“沒有太多變化,因為他們確實沒有太多調整空間,”他說。“你不能減少稅收,因為他們正在借這麼多錢;而且你也不能花太多額外的錢,因為他們依然在借錢。”
GST/HST假期
羅戈辛斯基表示,加拿大人最可能注意到的稅收變化是GST/HST假期。這項措施將在兩個月內為部分必需品減免稅收。
這一政策於2024年12月14日生效,將持續到2025年2月15日,適用於特定類別的商品和食品。
議會預算官表示,此次稅收減免將使聯邦政府損失14.6億加元,並讓那些實施統一銷售稅的省份損失12.6億加元——如果各省決定不放棄向聯邦政府的賠償要求,這些損失可能全部計入聯邦政府賬目。
“從經濟角度看,這對個人或加拿大經濟的影響都不大,除了花費我們本來沒有的錢以外,”羅戈辛斯基說。
“如果認真分析GST假期,它更像是兩個月的‘糖分刺激’。”
資本收益稅
在2024年的預算中,聯邦政府將資本收益稅的納稅比例從原來的50%提高到66%,適用於個人年資本收益超過25萬加元的部分。
此外,還宣布企業和信託的所有資本收益將從50%的納稅比例上調到三分之二的水平。
資本收益是資產(如投資物業、股票或共同基金)的成本與其最終銷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這一變化被列入預算附件,但尚未通過議會。
加拿大稅務局(CRA)自2024年6月25日起已開始臨時執行這一措施,直到立法通過或新政府終止該政策。
2025年將是新資本收益稅納稅比例全面實施的第一年。
在12月17日議會休會前,加拿大下議院因討論特權問題而無法推進正常工作,例如通過相關立法。
“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體現了當前系統的某種功能性缺失,即他們無法通過法律來實際實現他們的政策目標,”羅戈辛斯基說。
加拿大企業家激勵計劃
另一項尚未通過議會立法、但已由CRA實施的稅收措施是加拿大企業家激勵計劃。
這項激勵計劃也在2024年預算中提出,為設立為加拿大控制私人企業的企業主提供終身最高200萬加元資本收益的三分之一納稅比例減免。
該計劃將於2025年開始分五年逐步實施,每年增加40萬加元的免稅額度,直至2029年達到每年200萬加元的上限。
“對於擁有資本收益的個人來說,稅收世界將變得更加複雜,”羅戈辛斯基說。
“如果你在企業股份上獲得資本收益,隨着這些不同規則的同時生效,這一過程會比以往複雜得多。”
CPP最高繳款額
2025年將是增強版加拿大養老金計劃(CPP)繳款要求的第二年。根據這些規則,兩個上限將用於確定個人需要支付的CPP最高繳款額。
第一個上限從2024年的68,500加元提高到2025年的71,300加元。要計算員工的最高繳款額,需要將5.95%的繳款率應用到扣除3,500加元免稅額後的第一個上限金額。
這意味着2025年,員工的第一個上限最高繳款額為4,034.10加元。雇主需支付等額匹配金額,因此每名員工的總最高繳款額為8,068.20加元。
2025年的第二個上限為81,200加元,高於2024年的73,200加元。
要計算第二個上限的CPP最高繳款額,需要取71,300加元與81,200加元之間的差額,即9,900加元,並將其乘以較低的繳款率4%,得出396加元。雇主也要繳納相同數額的對等供款。
2025年的其他重要變化
碳稅價格
從2025年4月1日起,在聯邦碳稅適用的省份,每噸碳排放的價格將從80加元上調至95加元。
由於魁北克省、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卑詩省)和西北地區擁有符合聯邦標準的碳定價體系,聯邦碳稅後盾政策(backstop)不適用於這些地區。
在適用聯邦碳稅後盾的省份,碳稅價格將根據燃料燃燒時所產生的CO2當量排放量,以燃料稅率的形式徵收。
從4月1日起,這些省份和地區的汽油燃料稅將在加油站從2024年的每升17加分上調至20加分,而丙烷燃料稅將從每升12加分提高到14加分。
政府從碳稅中獲得的90%的收入通過退稅計劃返還給家庭,其餘10%用於幫助企業、學校、自治市及其他補助金接受者減少化石燃料使用的項目。
議會預算官和兩位卡爾加里大學教授的最新研究得出結論,幾乎所有家庭通過碳稅退稅獲得的收益都超過了他們支付的直接和間接成本。
只有最高收入五分位的家庭預計支付的費用超過他們獲得的退稅,因為他們的消費較多。
所得稅、就業保險費和免稅儲蓄賬戶(TFSA)
從2025年1月1日起,加拿大聯邦所得稅稅級門檻將在所有稅級上提高2.7%,相比之下,2024年的增幅為4.7%,2023年的增幅為6.3%。基本個人免稅額也已調整以適應通脹。
雖然各省有自己的所得稅稅級,但2025年的聯邦稅級門檻如下:
0至57,375加元,稅率為15%
57,376至114,750加元,稅率為20.5%
114,751至117,882加元,稅率為26%
117,883至253,414加元,稅率為29%
253,415加元以上,稅率為33%
隨着通脹回落至1%至3%的目標範圍,所得稅稅級門檻的增幅也隨之下降。在2022年通脹激增之前,所得稅門檻在2021年增長1%,2022年增長2.4%。
2025年起就業保險(EI)的最高可保收入上限將從2024年的63,200加元升至65,700加元。這意味着員工的年度EI最高繳款額將從2024年的1,049.12加元增至1,077.48加元。
2025年的免稅儲蓄賬戶(TFSA)年度繳款限額將保持在7,000加元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