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台湾新闻 一對台胞父女與台灣會館說不完的故事

一對台胞父女與台灣會館說不完的故事

  圖:陳豐和女兒陳嘉慧。\中新網

  陳豐和陳嘉慧操着一口「京普」,如果不是在台灣會館遇到這對父女,很難猜到他們是在京台胞。

  8月2日,在台灣會館「中華魂.京台情」新展啟動儀式上,這對父女道出了他們和寶島台灣、台灣會館說不完的故事。  

  19世紀30年代,陳豐的爺爺從台灣到北京經商,與陳豐奶奶在北京相識結婚,從此便在大陸安家立業。作為第三代台胞,受父親影響,陳豐12歲起就開始練習京劇,至今已有四十餘年。

  作為代表,陳豐先後參加了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遊行、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等重大活動,每每說起這些經歷,陳豐總是倍感自豪。

  工作雖然很忙,但只要一有時間,陳豐就會到台灣會館參加活動。「到台灣會館讓我有種親切感,今年我就已經來了七、八次。」

  常向在台堂哥一家介紹會館

  陳豐經常會在電話和書信中向仍然生活在台灣的堂哥一家介紹北京台灣會館,他的堂哥今年已有七十多歲。他期待着,海峽那頭的堂哥一家,有機會能到這個台灣同胞在北京的家中坐坐。

  「我女兒從4歲開始就跟着我到台灣會館參加活動,現在又報名成為了志願者講解員。」在陳嘉慧負責講解的第二展室內,陳豐看到女兒,眼神裏盡是掩不住的驕傲。

  「每次給參觀的台胞講解進士名錄時,他們都會在上面尋找自己祖輩的名字,聽他們聊自己祖輩的趣事,讓我對那段歷史又有了不一樣的理解。」陳嘉慧說。談及做志願者講解員的感受,陳嘉慧表示,北京台灣會館是清代台灣士子進京趕考的落腳點,見證了他們的艱辛與榮光。作為志願者講解員,希望自己的講解,能夠讓更多參觀者了解台灣歷史、台灣會館歷史、科舉制度在台灣歷史、台灣同胞參與中國革命和祖國建設歷史。  

  結束一天的講解工作後,陳嘉慧與其他志願者在「中華魂.京台情」牌匾下合影。老爸陳豐一直等着她,這對父女迎着雨後初霽,一起踏上了回家之路。他們共同期待着,海峽對岸的親人們能早日隨着寶島台灣回歸祖國,共同踏上回家之路。\中新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