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客
倒塌的三叉橋最近又成為油管客拍攝的熱門地點,原來政府正在實施其水道回復計劃的第二階段。
三叉橋之所以建成三叉,據聞是因為當初有三條小涌在那兒匯集,當時涌的兩岸沒有民居,涌水清澈且四通八達,老媽曾說她年輕時每天傍晚岸邊聚集售賣剩餘廉價蔬果的小船,應該是從平西街市沿著另一涌道來此。
到了六十年代三叉橋那兒有一涌道變成馬路,繼而越戰升級大量難民湧來西堤,在兩岸擔建木屋茅房暫時棲身,後來索性永久霸占並向前延升,直至首尾連接一起。
這些人日常生活製造的污水垃圾不斷累積,最後導致涌堵塞蚊蟲滋生,近年來某些街道還出現污水倒流。
舊日的涌道有幾座橋方便人們來往,除了三叉橋和一座在一九六八年被戰火燒毀的「黑橋」,還有一座人車可通過的八里橋,也稱吳仁靜橋。八里橋聽說是法國殖民政府按照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前某戰役中那座橋命名,也許有點耀武揚威的意味。北軍入城後,在「黑橋」原址出現一座小橋,名為「民主橋」,現在統稱鵝貢橋,可能處於鵝貢街上。此橋如今還運作,將來也許會拆掉或改建?
從油管客拍攝的視頻來看,第二階段涉及清拆涌道兩旁擺彩街和前阮文成街近五百間民居,並作出補償,每平方米從三千七百萬盾到一億四千三萬盾不等。第二階段的清拆似乎接近完成,昔日涌道的所在全是泥石垃圾,想要恢復舊觀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至於接近平西街市的第一階段多少讓人看到第二階段未來的景象:美觀的水道以及悅目的綠化小公園。那兒還設了個污水處理站,據聞因資金問題仍未運作。
還有第三階段,但迄今在補償方面尚未有任何細節,看來也是天文數字。也許這就是人類破壞環境的代價?其實又有誰願意離聞自己的家鄉跑到別處違法僭建,一切都是因為那一場冗長的戰爭。
漫畫對白
舊居就像初戀,一去不復返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