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近年精神健康問題備受社會關注,馬會昨透過慈善信託基金撥捐超過7.9億元,推出8項情緒支援措施,包括擴展「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至130間中學、24小時網上情緒支援平台「Open噏」人手增加一倍,以及將「樂齡同行計劃」擴展至45歲或以上人士,並於3個地區康健中心開展先導計劃等,預期措施受惠人數可超過15.4萬。馬會董事黃嘉純表示,期望與政府、非政府組織、社會服務單位、學校及學者等聯手,透過基層醫療、學校和社區層面,以及線上線下的情緒健康服務和全港評估等,為市民提供全面支援。
在8項支援服中,部分為擴展現有支援計劃,包括將「Open噏」現有人手倍增,可讓2.2萬青少年得到即時專業情緒支援;24小時網上情緒支援平台「賽馬會平行心間計劃」也將擴展至130間中學,鼓勵師生共創「平行心間站」及「平行心間學會」,屆時有需要的學生亦可獲轉介至平行心間計劃位於社區的8個聚集地點,接受精神科醫生、臨牀心理學家或社工協助,料可惠及8萬中學生。
馬會亦計劃下調「賽馬會樂齡同行計劃」服務年齡群組至45歲或以上人士,並會在南區、西貢區及黃大仙區3間康健中心展開先導計劃,在基層醫療層面促進精神健康支援,預計可為約1.3萬名有潛在風險或抑鬱者提供服務;若計劃運作順暢,料年中可在全港各區的康健中心推行。
社工協助 七旬父親走出抑鬱
參與樂齡同行計劃的73歲長者黃伯表示,2022年感染新冠病毒後,進食意欲降低,身體日漸消瘦,情緒亦再轉差,最嚴重時體重只有36公斤,更曾出現輕生的念頭及舉動。幸好其女兒留意到他的情况,為他找到樂齡同行計劃合作伙伴、位於深水埗的一間長者中心的社工尋求協助,在社工及義工的陪伴及開解下,黃伯逐漸敞開心扉,並開始參與中心不同的活動。走出困境及重拾社交生活的黃伯,現於長者中心開班授徒,教授木工技巧及製作家私,亦鼓勵有情緒低落的長者尋求協助。
擬資助港大研究 推測自殺高峰點
此外,馬會將資助港大招募8000名青少年參與一項社區為本的縱向研究,持續評估青少年的精神健康狀况,另撥款予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研發一套「預防自殺預警系統」,協助學校等團體加強預防自殺。
港大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葉兆輝表示,有關資助將用於創建「自殺風險指數」,透過人工智能及大數據等工具,從網絡蒐集當日自殺個案報道數字、網上是否充斥悲觀情緒、電話求助個案及自殺「熱點」等數據,再結合失業率等當下的社會現象,與去年同期作比較,從而得出自殺的高風險時段及精準地點,其後再將相關資訊及應對方法發放予學校及非政府組織等持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