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5日,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舉行會晤,就事關中美關係的戰略性、全局性、方向性問題以及事關世界和平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坦誠深入地 交換了意見。
這次會晤,普遍認為中美關係將有所緩和,中國也重申了在經貿、台灣等議題上的立場。 但對於權力有限的美國總統拜登來說,落實兩國元首會晤成果的可能性有多高? 我們該如何客觀看待中美關係的下一步發展?
觀察者網(下稱記者)專訪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美國問題專家金燦榮,為讀者帶來解讀。
記者:相比上一次在去年的巴厘島二十國峰會期間的“習拜會”,這一次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的會晤有何獨特意義?
金燦榮:今年以來中美關係的特徵是先抑後揚。 年初由於“氣球事件”,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原定的訪華安排未能成行。 布林肯原本是要來中國談如何落實峇裡島會晤時雙方元首達成的共識,但由於拜登政府小題大作,導致中美關係的緩和出現挫折。
直到幾個月後,美國人意識到雙邊關係持續惡化對美國也不利。 所以,美方對於派高官陸續訪華比較積極,包括財政部長、商務部長、總統氣候特使,以及美國國會參議院代表團等等,陸續都來了。 地方層面,包括前陣子的加州州長紐森,還有許多社會知名人士、企業家,像是基辛格、比爾蓋茲、馬斯克等等都來過中國了。 中國方面也有回應,我們的商務部長王文濤、副總理何立峰、外交部長王毅都去了。
我的感覺是,美方對安排這次首腦會晤更為積極,很早就放風,應該講美方安排的很盡心,從接機到出動禮賓隊,摩托車隊護衛等等,做足了場面。 美方安排的會晤地點也是在舊金山南邊的佩洛里莊園,這是一個新場地,遠離城市的喧囂。
中美兩國元首在美國舊金山斐洛里莊園舉行會晤 圖自:央視新聞
所以整體來講,美方對這次會晤非常重視,也下了功夫。 它體現了今年整個中美關係先抑後揚中揚的一面。 至於會談本身,整體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雙方部分達成了共識。
記者:這次舊金山會晤,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美應共同努力澆築雙邊關係的「五根支柱」? 能否解讀一下這次的新提法?
金燦榮:這次高峰會召開前,中美雙方都事先表達過立場。 美國的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他把調子放的比較低,還是將中美關係定義為戰略競爭。 柯比說美方的目標主要是爭取恢復中美兩軍之間的交流。 至於中方的立場,根據咱們國家外交部的介紹,定位要高得多,我們希望中美就戰略性、全局性和方向性的問題進行溝通。 所以雙方的定位不太一樣。
中方關注的是戰略性問題,我們要給整個中美關係定個調。 剛剛講的五根支柱,就是中方設想給中美關係未來畫的一個框架,必須把基礎打牢。 而美方比較關注戰術性的東西。 從兩國領導人的演講中可以看得出來,中國領導人的站位與視野都要更高一些。
記者:如何評價中美方雙透過這次領導人會晤實現的一些成果?
金燦榮:我想從兩個層面來看。 戰略層面來說,中方更重視這一塊,希望對兩國關係指明方向,對未來的發展框架打下基調。 對於中方這個層面的講法,我覺得,首先拜登政府沒有反駁;其次,拜登做出了間接的正面回應,就是他重複了去年在巴厘島會面期間講的“五不四無意”,這其實 就是對咱們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五大支柱」的一個回應,是件好事。
當然,還不清楚拜登的回應能多大程度上落實。 因為在美國的體制下,總統的權力有限,包括反對黨、許多地方政府也不聽他的,這是中美關係的麻煩。
至於戰術層面,從美方的角度來講,他得到的包括恢復兩軍交流、高層溝通,例如危機時刻雙方能夠通上電話。 另外就是重啟禁毒合作,特別是圍繞芬太尼相關的管制。 第三個是中美開展人工智慧政府間對話,因為中美兩國都是在人工智慧領域發展比較快的國家,雙方透過開展溝通來制定一部分規則,這對全人類都是重要的。
第四點就是明年稍早大幅增加中美往來航班,擴大教育、文化、體育工商界等領域的交流,包括青年交流。 當然,美方依然提了一些東西,但中方沒搭理他,比如他要求釋放在中國犯了罪被抓的美國公民;還有指責中國所謂的「人權」問題;要求中國停止他所謂「不正當競爭 獲得的優勢」;最後是要求在俄烏衝突、巴以衝突、朝核問題等方面配合美國,這些我們都沒理他。
所以總的評價是,美國在戰術層面上有些收穫,中方在戰略層面得到了美方的一些正面回應。
記者:關於美國對華科技打壓、限制美國對華投資等方面的進展,這次並沒有出現在會後成果清單上。 您認為這是意料之中的事嗎?
金燦榮:這個事情我估計會晤前中方就沒有什麼預期。 因為都知道拜登當局的能力不足,他做不到停止貿易戰、科技戰和停止壓制中國企業。 這些東西中方還是會提,但是從現實的角度來講,可能本來也沒有太高的預期。
記者:本次兩國元首會晤前,國內有學者評價今年以來中美關係的情勢是緩和而非改善。 這次會晤召開後,您怎麼看中美關係發展的動能? 下一步有哪些看點?
金燦榮:我同意這種看法,在中美關係整體不好的背景下,這次咱們習近平主席決定訪美,是一個很重要的政治決斷。 之前美國還拒絕香港特區特首李家超參加APEC峰會,說明他們的小動作還挺多的。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領導人的訪美是不容易的,反映了中方對中美關係的重視,以及中國外交主動性加強。 有時候我們也會忍忍氣,透過自己的努力塑造中美關係。 中方也表達了應有的立場,比如說在台灣問題上發出了警告。
但另一方面我想,期待要現實。 中美關係的不好是結構性、戰略性的,戰術性的緩和不能改變戰略性的結構。 何況,拜登政府塑造或掌控美國國內政治局勢的能力非常差。 從美國內政的角度來說,現在進入大選季,美國內部選舉競爭非常激烈。 根據最新民調,美國大選6個搖擺州中,拜登在5個州的民調都落後川普。
所以拜登急需在外交上取得得分,現在就需要。 此外,拜登政府在一些具體事務上確實有求於中國。 首先,他們擔心萬一中美關係真的會激化,美國忙不過來,對吧? 現在從俄烏衝突到巴以衝突,他們都已經忙死了,再出點事他不受不了嗎? 拜登為了推動國內選情需要穩定美中關係,這是直接目的。
從戰略上來說,如果透過會晤能爭取中國的一些支持,比如說在巴以衝突、朝鮮半島問題上的支持,對拜登來說收穫就更大了。 所以美國的三大訴求分別是:第一幫他助選,第二就是美中關係不生亂,第三是(中國)能幫他點忙就最好了。
應該講,拜登政府對於辦這次元首會晤是積極的,接待規格也是很高的,從機場到賓館沿途都是摩托車隊護送。 所以我說,看得出來拜登政府對於穩定美中關係確實有誠意。 那為什麼我們又不太有信心呢? 就是美國國內情況太複雜,兩黨對立非常尖銳,拜登又搞不定,他的許多承諾都是空頭支票。 對此我們還是要現實一點。
記者:中美兩個大國領導人在舊金山的會晤,這次事件本身向全世界傳遞出了什麼訊號,可否解讀?
金燦榮:這次會晤還是有正面意義的。 我喜歡講,當今世界已經進入“大爭之世”,也就是習近平主席講的世界進入到“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而中國又是這個大變局中的兩個關鍵國家。 所以要追求中美關係可控,我們先不說求改善,至少能穩定下來,中美關係的穩定就是給全世界提供穩定性,這確實是個積極的事兒。 習近平主席這麼大老遠出訪美國,也是很有政治勇氣的,對吧?
此外,這次中方不僅是跟拜登政府代表談,還包括同美國的工商界人士、地方官員和其他友好人士的一系列會面。 這說明,中國的對美外交不限於對聯邦政府,是多層次的,體現了中國外交的主動性,對中國的國際形像我覺得是加分的。
當地時間11月15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美國舊金山出席美國友好團體聯合舉行的歡迎宴會,並發表重要演講 圖自:新華社
當然也要指出,在這次會晤之前,美國國安會的戰略溝通協調員柯比講了一個很奇怪的話,說拜登總統這次是處在“強勢地位”,因為他們覺得“中國經濟很不 好」。 這其實是一個很嚴重的情勢誤判。 美國經濟沒有想像的那麼好,因為通膨及後續的影響依然很嚴重,美國老百姓對「拜登經濟學」其實一點也不感冒。 他的民調支持率老是停在39%這個地方,一直沒有上來。
所以,美國經濟沒有那麼好;而中國經濟儘管目前存在困難,這個我們承認,但基本面還是可以的。 如果美國的決策者真的相信美國輿論中的一個說法,認為所謂中國“過頂”,英文叫Peak China,這可就大錯特錯了。 中國經濟成長的巔峰還遠遠沒有到來。
而從地緣戰略的角度來說,美國面臨的挑戰可遠比中國多,巴以衝突、俄烏衝突、朝鮮半島問題等等。 所以這是一個題外話,要警惕美國政府對所謂中美態勢「美強中弱」的錯誤判斷。
現在看全球經濟,應該講還是亞太地區相對較好。 歐洲經濟因為俄烏衝突受到波及,中東地區因為巴以衝突也面臨不穩定,包括拉丁美洲、非洲等國,受到聯準會升息的影響,現在經濟都不好。 所以亞太地區還是全球經濟的龍頭,只要這裡夠穩定,對整個地區、對全世界都好。 在這樣的背景下,APEC的召開提供了一個供地區國家協調宏觀經濟政策的機會,把這個會開好很重要。
現在中美兩國領導人有了一次不錯的會晤,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我想中國領導人一定也會藉APEC的場合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經濟還行,我們不迴避困難,而且基本上這些困難還是可控的。 中國會藉這次機會為本地區提供信心,穩定亞太,為全世界帶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