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飞花文摘 【財路】儲蓄率

【財路】儲蓄率

疫情初經濟幾乎全部停頓,當時很多人都估計不單國家總值下降,國民收入會收重大打擊。結果,GDP下降是意料中事,但國民收入不單沒受大影響,儲蓄率反而上升。這些數字不單令很多專家大跌眼鏡,政府及央行之後所實施的種種減通漲政策相信亦跟此有關:既然大家的儲蓄在疫情間增加,對抗經濟收縮政策的抗衡能力當然加強了,「下藥」稱為重點亦應當受得起。事實是否如此?

若要知道儲蓄有多少,首先要知道收入,其次是支出。前者比較容易掌握,因為大家都要報稅。但後者卻甚難!如何花錢、花在那、不要說政府,甚至自己也不清楚!但對於政策設定,如何花錢不單跟政府沒關係,對政策更無直接大關連。重要的不是如何花錢,而是有多少錢可以花。所以其中一個重要的概念是「可支配入息」:從收入中減去一些必要開支後還餘下多少錢可以自由支配才是重點。這數字DISPOSABLE INCOME,如何計算出來?

首先,有收入自然要交稅:稅款從來不是我們的「收入」所以必須先減除。之外,有些開支是非付不可,亦有些開支昰保持基本生活質素所必須的(如何定位可能看法不同,政府的定位反映出它的看法及政治理念)亦要從收入撇除。前者,必付項目,包括政府退休金供款(QPP及CPP)、失業保險金等,後者則有:工會會員費、公司公積金供款、育兒開支、贍養費支出、政府醫療保險供款、直接支付的醫療開支包括私人團體保險保費等。

大家若仔細想想,用紙筆將所有入息紀錄,然後將上述的項目開支減出,你可能看著餘額眉頭大皺:這怎麼活!這其實便是它的用意:我們還有多少錢可以活!

現實生活除了以上開支當然還有其他不能避免的,最重要的應該是居所。不過,住屋開支多少可以相差很大,而且選擇決定很大程度是自己決定,彈性很大,將它納入計算「可支配入息」項目不太適宜。不過,計算這入息的另一原因是用來估計貧窮線的定位及人口,而住屋開支便有它的必要性。所以計算方法包括「沒房貸自置物業」、「有房貸自置物業」,及「受補貼樓宇」的開支,企圖能更加反映「貧窮」的情況及需要。

除了住屋,其他「必要」開支還有醫療及育兒支出。所以計算方法包括從某些調查結果中取得的有關數據經處理後納入其中,當中包括買藥、眼鏡、儀器、牙醫支出等。育兒費則主要來自稅局資料。

另外,資本增值稅往往是一般人不常有,但當發生時對總體稅後入息有很大影響的一個項目。所以此計算方法將資本增值稅交減出,令稅後收入更接近貧窮這概念,再從而按此制定不同的社會福利政策。

順帶一提,上述必須開支中並無聯邦老人金供款(OAS),因為此為福利入息,毋須供款。變相地,政府有需要情況下可以自由更改,因為我們沒供款,政府亦沒有「欠」我們這筆收入。下期再談有關的最近數字。查詢請電:514-992-8328 曹國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