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位於中國西沙群島北礁燈塔下的中國領海基點方位點。
據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消息,9月15日,中國西沙北礁燈塔和浪花礁燈塔完成北斗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岸基基站的新建工作。兩座北斗基站首次在西沙海域正式投入使用,解決了中國船舶自動識別岸基系統在該海域的覆蓋盲區問題,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導助航服務。有專家分析表示,北斗基站的使用對於提升船舶航行安全,加強海洋生態保護具有重大意義,也將對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產生積極作用。
海事局消息指出,兩座北斗基站採用中國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系統,基站的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數據均接入中國船舶自動識別系統岸基系統,使用北斗衛星通信技術進行數據傳輸。為三沙船舶航行監管、島礁生態保護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撐,為南海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導航助航服務。
傳輸船位航速數據至岸基系統
北斗船舶自動識別系統是一種用於船舶定位和識別的先進技術。通過該系統,船舶可以即時接收北斗衛星信號,自動測定船位、航速、航向等重要資訊,並將這些資訊即時傳輸至岸基系統。這一系統的應用,可以大大提高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減少海事事故的發生。有評論認為,作為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技術已經逐漸在國際上嶄露頭角。兩座基站的建立和使用,充分展示了中國在衛星導航技術領域的實力和成就。
北斗系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定位精度高、覆蓋範圍廣、通信功能強等特點,在航海、航空、公共安全等領域都有廣泛應用。2021年北斗定位系統首次國產化應用投放到南海「奮進號」深水平台。北斗系統由哈爾濱工程大學智能學院船舶導航與控制工信部重點實驗室研發,北斗/GNSS差分增強定位系統裝備於南海某區域的「奮進號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實現中國海洋開發DP測量領域高精度北斗定位系統首次國產化應用,打破西方以GPS為核心的裝備對我國深海平台的技術壟斷。
破西方壟斷 解高精度定位難題
此前,海上石油鑽井平台、海工船等海洋工程裝備進行油氣資源開發、遠洋運輸作業,需要基於衛星導航的高精度海上位置參考系統保障。但與陸地上不同,受限於海上基站布設及通信手段,實現海上高精度位置應用十分困難,而當時國內海上位置參考系統市場被西方以GPS為核心的產品所壟斷,實現國之重器的國產化設備安裝,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是艱巨挑戰。
此外,有評論指出,在中國南海海域,船舶的安全和航行至關重要。由於南海的複雜地理環境,如暗礁、淺灘等自然因素都給船舶航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兩座北斗基站的建立,無疑將為南海的船舶航行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導航助航服務,有力地保障了南海的航行安全。同時,這兩座基站的建立也對我國的海洋生態保護具有積極意義。通過對船舶的即時監控和導航,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船隻誤入生態敏感區域,減少對海洋環境的影響。
北斗導航系統示意圖
圖:位於中國西沙群島的北礁燈塔(上)和浪花礁燈塔(左)造型一致,被稱為「西沙雙子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