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正在加劇美中兩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但美國納斯達克仍對自身在中國的商業前景保持樂觀,過去25年來,該公司一直在吸引中資企業赴美上市。
“我們(現在)看好中國並將繼續看好中國,因為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中資企業將在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在納斯達克上市,對於從中國進入美國市場的公司來說,這條通道仍然非常強大。”納斯達克公司副董事長羅伯特·麥庫伊最近在紐約舉行的美中商業論壇上表示。
全球經濟經歷多年起起落落後,如今約有220家中資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交易,包括京東、拼多多和百度等公司。去年12月,籠罩在中資企業融資上方的一道陰影終於散去,當時美國監管機構表示,他們已就對赴美上市的中資企業開展審計事宜(與中國)達成協議,在此之前該問題曾導致相關新股發行活動幾乎陷入停滯。 “我們確實知道這個地區對納斯達克和全球經濟增長有多重要,並將繼續保持重要性。”麥庫伊通過一段視頻講話告訴與會者。
麥庫伊已經在納斯達克任職15年,在此期間閱歷頗豐,這與他在6月份訪問中國期間看到當地企業持續增長不無關係。他表示,他在中國看到“專注於人工智能的下一代公司,以及一些正在建立的最具創新性的技術和企業類型,我在疫情前14年看到的有關狀況的延續,實際上那是一群勤奮的人,他們正在建立企業並希望被視為全球舞台上的領導者”。他說,“這表明中國經濟為什麼能繼續如此強勁、並且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保持強勁。”
儘管麥庫伊對中國的整體前景仍持樂觀態度,但他也表示,納斯達克在對待企業上市方面是有選擇性的。 “我們的目標不是試圖說服一家屬於當地市場的公司在納斯達克上市。每年都有一小部分公司選擇在當地市場之外上市,我們當然認為這些公司應該在納斯達克上市。”他還表示,納斯達克自認為是潛在上市公司的理想選擇,部分原因在於,納斯達克除提供投資者關係、溝通和企業治理等方面的服務外,還“建立一整套服務,真正可以幫助這些公司從未上市公司轉化為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