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運輸署前年12月開展《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以制訂直至2050年的運輸策略藍圖。政府昨交代研究最新進展,提出四大運輸策略概念,包括建設新一代運輸交通樞紐、邁向智慧公路管理應用等(見表)。其中建議推動自動駕駛發展,以共享自動駕駛車輛為主導方向,並會在規劃中的新發展區推動各類型自動駕駛服務的先導應用。
洪水橋、交椅洲建新交通樞紐
運輸署昨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稱參考內地重慶沙坪壩站、英國倫敦國王十字車站和新加坡裕廊東綜合交通樞紐後,認為可在洪水橋/厦村新發展區和交椅洲人工島等,建立新一代運輸交通樞紐,提供泊車轉乘設施和配套,包括在接駁單車徑的地方提供單車和電動可移動工具的停泊位置,並設有完整交通信息的數碼資訊平台,提供各項跨界及區內交通站點、班次及票務資訊。
特定區域推App 按需求提供交通
署方亦提倡引入「按需求提供的公共交通服務模式」,特定區域的乘客可透過手機程式(App)提出行程需要,營辦商因應需求調派合適載客量的車輛接載,並根據實時路况及乘客行程需要靈活規劃行車路線及班次。署方料新運作模式適用於區內接駁客運服務,輔助常規定班定點的公共交通服務,讓營辦商提升服務質素及更好控制營運成本。
運署:自動駕駛促進與內地融合
署方又稱,自動駕駛車輛可避免因香港和內地駕駛習慣不同所引起的操作問題,促進兩地駕駛模式融合及交通往來,當局會在規劃的新發展區推動各類型自動駕駛服務的先導應用,並以共享自動駕駛車輛為主導方向,鼓勵市民以共享自動車出行。就發展「車聯網(Vehicle-to-Everything)」所需基建設施,當局已着手聯絡各相關部門,要求新發展區預留空間,為未來安裝「路側裝置(Roadside Unit)」及相關配套設施創造條件,替日後車聯網的應用鋪路。
政府亦會推動智慧公路發展,建議於汀九橋南行線推展智慧公路的先導計劃,改善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提升應對交通事故的能力,並藉機會將現有路肩永久轉為行車線,紓緩交通擠塞;在11號幹線青龍大橋及交椅洲人工島的對外連接主幹道,會在行車道相反方向設交通管制及監察系統設施,以配合可變逆向車道方案運作,在應對因重大事故造成嚴重擠塞且沒替代行車路線下,利用中央分隔帶預留的出入口,允許一條或多條分隔車路的車輛使用相反方向行車道。
推智慧公路 汀九橋路肩研變行車線
另外,運輸署今年1月完成「2022年交通習慣調查」,訪問逾3.5萬個住戶,擁有私家車的住戶佔約5000個;未來一年有意購私家車的受訪者中約半數稱會選購電動車。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