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Seiko自小在髮型屋長大,皆因4個姊姊中3個都是髮型師。她約16歲入行,由低做起,轉眼成為髮型師逾廿年,視之為終身行業,更屢次參加國際賽,盼提升髮型師形象和地位。她自言「用一生守護專業」,慨嘆這次放寬輸入外勞消息一出,最令業界不滿是政府仍標籤髮型師為「低技術或非技術工種」,「這樣講還怎吸引年輕人入行?同30年前(我們)被人叫『洗頭妹』、『剪髮佬』有何分別?」
出身理髮家族 資深師傅盼以手藝走出世界
新冠疫情下髮型屋一度被政府強制停業一個月。Seiko憶述,那時許多人有感髮型屋是必需品,「如果我給你一把剪刀,你可以剪到與我一樣,我才會承認我是低技術」。
Seiko曾獲亞洲髮型大賽冠軍等獎項,也帶學徒到海外參賽,「我希望告訴別人,自己雖然讀書不多,但憑着一門手藝和髮型專業走出世界,不再是昔日『洗頭妹』、『剪髮佬』的年代」。若要吸引年輕人入行,她認為先要將髮型師地位提升並視為專業。
為客人剪髮,使他們變漂亮,Seiko在髮型屋找到滿足感和理想,也尋獲另一半——她的丈夫也是髮型師。因此髮型屋疫下一度停業時,幾乎全家族停工,她自嘲「難得地聚首一堂」。捱過那一「疫」,她說其髮型屋流失人手不多,反而是移民潮下流失不少客人,「之前每周都見到三四家人說要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