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政府早前向立法會提交《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修改區議員產生方法和職能。立法會昨日就草案恢復二讀,預料今日將三讀通過。昨日會議約有42名議員發言,均稱支持草案,批評過往區議會愈趨政治化。對於改組後區議會將改由民政專員出任區議會主席,法案委員會主席廖長江建議設立民政專員的關鍵績效指標(KPI)。
根據方案,區議會民選議席將大減,同時增設「地區委員會」界別議席,並增設地區治理領導委員會、資格審查等。昨日發言的議員都批評過往區議會太政治化,甚至成為政治表演舞台,認為方案可重塑區議會功能。至昨日傍晚會議中止待續,有31名議員待發言。
「對抗並不是出路,對話總比對抗好」
曾說未能掌握區議會改制後職能的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昨日發言時表態支持草案,更表明新思維會積極考慮參選,稱明白經歷社會事件後,政府需有更高安全系數,希望新制度下能讓不同政治理念的有心人參選,又說「對抗並不是出路,對話總比對抗好」。
廖長江認為,地區治理成效將取決於民政事務專員水平,政府要選拔合適公務員出任,並提供培訓,又認為在職務調任時應做好交接,以確保地區工作連續性。
民選楊永杰稱委任議員能從大局看問題
身兼九龍城區議員的九龍中議員楊永杰認為,區議會增設不同界別,可增加多元性,提升治理效能,又提到過去民選議員過於着眼自己的地方選區利益而忽略區內規劃,委任議員則能從大局考慮問題,認為新制度能立體呈現地區意見。
曾任委任區議員的工程界議員盧偉國憶述,當年因不屬任何小選區,他會利用工程經驗參與社區工作,可客觀監察政策措施和組織地區活動,包括龍舟競賽、中秋晚會、推廣IT工作等。曾任區議員的民建聯陳克勤則說,當年直選議員未必能完全兼顧區議會的不同工作,會交由委任議員分擔,包括部分大型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