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香港基本法委員會換屆,兩名九七回歸至今擔任5屆的委員、分別77及65歲的譚惠珠及陳弘毅卸任。現任委員及前港區人代黃玉山接替譚出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與譚同是77歲的行會成員李國章則續任委員。今年初獲委任為全國政協的港大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回覆本報查詢時,未直接評論卸任是否個人意願,但寄語年輕人和學生對一國兩制「保持信心和希望」。
黃玉山接替譚任副主任
黃玉山及新委員、立法會選委界議員李浩然均稱,陳弘毅學術地位無可取代,相信他會繼續參與相關工作。黃玉山向本報說,今後會繼續徵求陳弘毅意見,相信他樂意幫忙,他又說陳擔任委員25年,「可能他覺得差不多,要休息一下」。
陳稱一國兩制路崎難行
信普通法制跨越2047
陳弘毅昨日回覆時,引述即將投稿本報的文章回顧他1997年至今的經歷,稱事後看來,一國兩制道路崎嶇難行、中央與民主派及其支持者互動每况愈下,到2019年修例風波,一國兩制愈走愈窄,甚至「瀕臨破產邊緣」,才有國安法及新選制。他相信中央仍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相信一國兩制及普通法制度可在2047年後繼續實施,「希望香港的年輕人、我們港大法律學院的學生和我一樣,對於一國兩制和香港的未來,保持信心和希望」。
陳弘毅是憲法專家,研究內地及香港法制,並不時評論香港法律議題,在2019年政府修訂《逃犯條例》時曾提倡替代方案;2021年中央重寫香港選制時也曾提倡保留由香港啟動政改的「五部曲」程序。譚惠珠則由2018年起接替梁愛詩,出任委員會副主任。
23條立法 黃:會助反映意見
本屆政府目標最遲明年內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黃玉山說,23條立法屬特區政府本地立法,但基本法委員會同樣關心及關注,會協助蒐集及反映意見。李浩然則說希望可扮演橋樑角色,一方面將本地市民意見反映給中央,也反映內地考慮。李補充,委員會除了法律專業上提供意見、研究及推廣《基本法》,令國際社會明白香港推行情况。
另外,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張勇在本月中一個法學論壇上重申,一國兩制是港澳回歸後最佳制度安排,要長期堅持,並要堅持一國、尊重兩制差異,「聚焦制度構建,解決現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