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政府計劃收回粉嶺高球場部分用地(舊場)建屋,城規會昨舉行第四場公聽會,全日約50名申述者出席,「清一色」反對建屋,當中部分具環團或環保背景者指出,高球場內含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的樹木水松,擔憂建屋計劃將影響水文及生景;同時擔憂收地後負責管理的康文署未有足夠知識保育有關樹林。粉嶺、上水及元朗東規劃專員陸國安昨於會上回應稱,即使收回用地後,水松所在的第四分區位置不會完全開放,屆時負責管理的康文署將會限制活動的開放時間及人數,以確保能妥善管理及保存重要的生態價值。
最後一場公聽會將於本周四(29日)舉行。
嘉道理農場料200年歷史 應作生態公園
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代表聶衍銘昨於會上表示,嘉道理農場立場是「先棕後綠」,即先發展棕地,若有需要再發展綠化地方。他稱,農場立場非常清晰,「無論哪裏的樹,都是樹」,過往農場亦反對如於馬鞍山綠化地帶斬伐樹木以發展公營房屋。他續稱,目前收回高球場的土地範圍內有37棵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評為「極危」的水松,估計部分水松甚至有200年歷史,即甚或早於清代已出現;該批水松有潛質屬以前遺留下來的低地沼澤森林。他擔憂,日後用地改劃作公營房屋將影響水文,並影響水松及生境。
他又稱,過往泰亨鄉亦有兩棵水松,該處更被劃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SSSI),由漁護署負責管理,惟日後位於高球場的水松將由康文署管理。他說,「我真的完全不太理解這個zoning(規劃)如何可以保護好這批樹木」,並質疑康文署有否足夠知識管理,希望「委員你們自己去想想」。他建議高球場有關用地可如同塱原,用作自然生態公園。
詹志勇:全球250港佔37 移植如殺樹
樹木專家、教大社會科學系(地理及環境科學)研究講座教授詹志勇亦贊同,全球僅存水松不足250棵,認為本港高球場擁有37棵已屬自豪,應全力保護。他又稱,若政府於高球場建屋則必須移植樹木,但要移植郊區的「自然」大樹在技術及科學上均不可行,且香港無相關經驗。他解釋,在林木環境生長的樹,樹根均會互相交纏,移植一棵樹最少影響附近5至10棵樹木,且移植的大樹難以生存,最終等於「殺掉樹木」。
發展局:樂助辦球賽 交球會非選項
城規會主席、發展局常任秘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昨於會上回應稱,康文署上周已與球會見面,署方已了解有關場地,並與球會交流10及11月將舉辦的賽事及有關支援事項。她補充,日後高球會需舉辦國際賽事,署方樂意亦應該提供協助,以讓國際賽事順利舉辦。她亦重申,當局將於9月收回用地,屆時將由康文署管理,交予球會管理非選項。粉嶺高球場佔地170公頃,政府9月將收回當中32公頃「舊場」,「舊場」中約9公頃用作建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