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加密貨幣市場的恐懼貪婪指數
資金流入加密幣資產,比特幣價升穿3萬美元關口,為4月以來首次,截至昨晚11時,比特幣報30222美元。加密貨幣市場的恐懼貪婪指數(Fear & Greed Index)也反映了市場的變化,6月15日該指數曾跌至41,處於恐懼等級,並創下3個月以來的新低,惟至今已回升至60以上。
不過,市場氣氛雖好轉,但資金卻持續由美國流入亞洲地區。據彭博統計,美國證交會SEC起訴幣安及Coinbase(US:COIN)兩大加密貨幣交易所後,約有數十億美元交易量流向亞洲,包括香港、新加坡、日本、韓國等。
Trovio Group資產管理聯席主管Jonny Caldwell指,美國監管不確定,令亞洲成為投資者心目中日益重要的數字資產活動中心,過去幾個月的交易量明顯流向亞洲的交易所。
美監管模糊 資金湧亞洲
事實上,自SEC起訴Coinbase後,其行政總裁Brian Armstrong一再強調美國對加密貨幣沒有清晰的規管。他認為,美國沒有立法規管加密貨幣,也沒有界定加密貨幣為證券,卻又以違反證券法起訴Coinbase涉嫌違規,這種做法並不恰當。而Coinbase更入稟美國上訴法院,要求SEC作出回應。
早在今年4月,Brian Armstrong已曾表明若美國對加密貨幣行業的監管還是不夠透明及清晰,該交易平台可能會考慮撤離美國。從中可以看到美國的監管手段,正使更多的加密幣企業逃往海外對加密貨幣更友善的國家。
據了解,Coinbase今年已獲得了百慕達金融管理局頒發的牌照,盛傳將在百慕達推出一家加密幣離岸衍生工具交易所,為該公司在擴張全球版圖的重要一步。
本月初香港立法會議員吳傑莊更透露,他已和Coinbase取得聯繫,將具體共同了解在香港發展的機會,邀請Coinbase等全球虛擬資產交易所來港申請合規交易和洽談上市計劃。
事實上,已有加密貨幣交易所確定要撤離美國,如CoinEX在今年2月遭紐約州總檢察長指控涉未註冊為證券和商品經紀自營商。上周該平台便宣布正式退出美國市場並啟動用戶退款流程。
此外,Jane Street和Jump Trading這兩家有影響力的老牌加密貨幣做市商也確認退出美國市場,據了解前FTX首席執行長Sam Bankman-Fried便曾在Jane Street工作,FTX也曾僱用前Jane Street員工作為高管或僱員,包括前FTX美國總裁Brett Harr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