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短訊發放登記制 不包WhatsApp

短訊發放登記制 不包WhatsApp

【時報訊】政府正研究短訊發放人登記制度,目標今年底在銀行業試行,以幫助市民識別短訊發送者地址真偽。通訊事務管理局助理總監湛兆仁昨日表示,登記制度只適用於手機短訊(SMS),不包括WhatsApp。他提到,由於Whatsapp屬應用程式而非電訊服務,無法經電訊商攔截,承認經Whatsapp傳送的詐騙短訊較難堵截,鼓勵市民收到可疑連結時向警方舉報。

詐騙短訊近年不時出現,不少市民遭騙財。湛兆仁昨在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解釋,短訊發放人登記制度將要求銀行預先登記發放短訊時所用的名稱,若有人未經登記就以銀行名義發短訊,電訊商將全數攔截。他指出,今年7月會推出業務守則和確定有關技術方案,料需花數月安排銀行業在登記冊登記,希望今年底銀行業先試行。

被問到會否擴展短訊發放人登記制度至所有機構,湛兆仁指出,由於現時網上騙徒多數冒充銀行行騙,加上牽涉金錢的可能也較大,故選擇先在銀行業試行,待有結果和成效才考慮將制度擴展至其他機構。

專家:詐騙多海外 識別難

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方保僑昨在港台《千禧年代》表示,現時首先是認證銀行,最終可能所有企業都要登記才可發短訊,發訊人會由公司英文名和數字組成,未有登記者的短訊將被攔截,但他指此舉可能增加商業運作難度,因機構日後發短訊前都要登記。他又認為,最困難在於很多詐騙短訊來自海外,他關注如何識別海外短訊真偽。

相關字詞﹕手機短訊 通訊事務管理局 短訊發放人登記制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树艺课程学费资助金额上调

港鐵都會票等7·1加價 價格上調10至15元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