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報訊】本港酷熱持續,多區氣溫昨日曾達35℃或以上,天文台發出極端酷熱天氣提示。勞工處昨在不足5小時內三度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兩次取消及再發警告分別相隔10及20分鐘,勞資雙方均認為執行休息安排複雜,香港建造商會執行總監梁敬國批評警告「彈出彈入」,間接印證所謂科學化指數難執行。
勞處:系統自動發出取消警告
勞工處解釋,工作暑熱警告建基於天文台於京士柏的暑熱指數測量數據,發出、更新或取消警告是透過電腦系統自動檢測、製作和傳送,不經人手修訂,暑熱指數昨午出現較頻密的波動,故同日內取消及重新發出工作暑熱警告;處方會小心留意各種情况,適時探討優化系統。
天文台發「極端酷熱」
勞處10分鐘後取消「暑熱」
勞工處昨早11時50分發出黃色工作暑熱警告,下午1時50分取消。10分鐘後、即下午2時再發出警告,下午3時取消;取消前的10分鐘,天文台曾發出極端酷熱天氣提示,多區氣溫達35℃或以上。勞工處3時20分第三度發黃色工作暑熱警告,與第二次警告取消相隔20分鐘,第三次警告最終在下午4時20分取消(見圖)。
根據勞工處《預防工作時中暑指引》,黃色工作暑熱警告生效即暑熱指數達30或以上,其間工人應獲每小時15至45分鐘休息時間。
資方倡特定氣溫或時段停工
勞聯倡極端酷熱納指引免亂
梁敬國形容警告「彈出彈入」,前線難以執行,認為指明達特定最高氣溫或指明時段(如11時至3時)停工,比現時無法預計休息時間好。
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暑熱指數「上上落落」無可厚非,但認同執行複雜,加上天文台另設極端酷熱特別提示,「但係兩套系統嚟,工友覺得已經好熱、又有特別提示,點解都冇得休息呢?亂上加亂」。
他建議將極端酷熱特別提示納入現有指引及設休息安排,避免如暑熱指數般「跳嚟跳去」。不過他重申,僱主見酷熱天氣應有心理準備安排僱員休息,「唔可以話警告唔清晰就有藉口」。工業傷亡權益會總幹事蕭倩文認為,警告短時間內取消及生效導致信息混亂,擔心僱主乘機不提供休息時間,冀勞工處提早檢討。
天文台科學主任劉永均表示,受高空反氣旋影響,本港天氣極端酷熱,尖沙嘴天文台總部昨錄35.2℃,為今年以來最熱,預期日間酷熱天氣會維持多一兩日,今日市區最高氣溫34℃,新界再高一兩度,提醒市民戶外活動時多喝水,勿過分操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