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美國要臺灣“全民武裝”,年輕人賠錢也要退伍……

美國要臺灣“全民武裝”,年輕人賠錢也要退伍……

美國正積極武裝臺灣,烏克蘭化臺灣的意圖明顯,行動卻相對低調,外界僅能從臺軍方的若幹計劃推論美方布局。從青少年、警察到女性,這些動員非常規兵源的舉措,都指向“反抗軍模式”的城鎮戰,人即城垣、肉填戰壕,必須武裝到牙齒。

然後呢,誌願役跑了。

2022年,作為臺軍主力的誌願役軍人,有4066人提前與軍方解約,創下歷年新高。近五年來,這類“不適服”的現役士兵,平均每年2588人,相當於招募兵有2成提前離營,而去年突破4000人。

最低四年的誌願役期,提前解約需賠償軍方損失,因此各臺媒很一致地擬了同樣的標題——“年輕人寧願賠錢也要退伍”。

圖自臺媒

事實上,除了賠錢,在手續上要提前退伍也不容易,從連級、營級到旅級,層層約談,離開要有堅定的意誌。但是,數據還是破了紀錄。

這兩年益發濃密的戰雲籠罩臺灣,“合法逃兵”的上升率卻似乎與戰爭發生率成正比,可見臺軍的不能戰與不願戰,也可見美國為何要把腦筋動到“全民皆兵”。

臺防務部門對外公布的調查顯示,誌願役解約的原因在於“生涯規劃”(43.2%)、“適應不良”(35.2%)、“家庭因素”(16%)、“身體傷病”(3.6%),以及“薪水過低”(1.4%)。這樣的調查其實意義很小,因為無法解釋為何愈來愈多的主戰兵力提前開溜。

說到底,臺人誌願從軍的主要心態,是圖個中短期的鐵飯碗,不愁吃穿,待遇也比同齡人稍微好一點,比起做一個公務繁忙的警察要輕松得多。因此,一旦美軍進駐加強操練,進入“戰務繁忙”的時代,且未來可能真的上戰場,此誘因就消失了。

此外,蔡英文為了抵銷義務役延長一年的青年怨懟,而提高了義務役薪資,從每月6500元(新臺幣,下同)調升到26000元,對於月領35000元的誌願役(二兵)而言,差不到一萬元卻要幹四年以上,還不如解約去當個外送員。

少子化,又承平了70余年,募兵本就不易。但臺灣與日本不一樣:後者考慮放寬紋身者入伍,只是有點綜藝感而已;但美國顯然要臺灣警察、青少年、女性都作為戰力,一個都不能少,這就很戲劇化了。

而這種“反抗軍劇本”,被郭臺銘加油添醋,幹脆主張村裏長也得受軍訓,再加上8萬機器人大軍,那就既驚悚又穿越了。

這一出,看在那些曾經到鍋貼店服務的替代役男(家庭負擔沈重的役男,以社會服務替代軍事訓練)眼裏,恍如隔世……那時候多愜意啊!

二月,所謂“全民防衛動員法”預告修法,計劃在平時將媒體納管,並對16歲以上男女造冊動員。還沒打仗,就想軍事化管理平民百姓,因而引起軒然大波。

四月,臺軍2023年“戰術教官培訓計劃”曝光,要求警察也要軍事訓練,訓練項目包含手榴彈投擲、小部隊戰鬥、城鎮戰射擊、近身戰技、城鎮限制空間戰鬥、各式兵器訓練等,擺明就是要求警察進行巷戰訓練,也引起在野黨抨擊“警察上戰場”的荒謬性。

要論生命威脅,臺灣警察其實遠比軍人要大得多,且勤務繁重,比起那些誌願從軍、拿掃把混幾年的誌願役辛苦太多;現在連軍事訓練都找上門,簡直晴天霹靂。

說到底,這樣的布局,來自於美方看透了臺軍不能戰的事實,也評估美軍屆時恐來不及介入,益發堅定了要將臺灣烏克蘭化,全民做炮灰,消耗中國大陸的戰略。

青少年、女性、警察作為後備兵源與後勤單位,都在因應臺軍必敗而且是速敗的局面,最終得靠平民百姓肉身以抗。至於機器人大軍,則是凸顯選民不想死、不想戰的具體選舉訴求。

那美軍要做什麽?簡單說,2014年後,美軍在烏克蘭做什麽,現在在臺灣就做什麽。

資料圖來源:聯合國官網

美特種部隊的作用

四月,美國陸軍特種作戰司令部(USASOC) 在北卡羅來納州模擬了一場在臺灣作戰的演習,此特種部隊就是美方改革臺軍的主要單位,目的在於引導臺灣做“烏克蘭式的抵抗”。

在不對稱戰略的要求下,美方評估解放軍恐迅速占領臺灣,剩下的戰鬥就是以本土反抗軍模式(partisan resistance mo誒el)打遊擊、發動恐怖活動,騷擾並消耗占領軍的武裝力量。

這意味著,美軍將持續派遣軍方人員來臺從事訓練,也會將臺灣人員送到美國訓練,增進城鎮戰技,培養反抗軍組織。此外,美特種部隊也負責在戰前與戰時向臺灣轉移武器,就像他們在烏克蘭做的那樣。

對美軍而言,臺灣被海洋圍繞,相應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實現戰時補給——他們必須有盡可能多的、位置盡可能靠近臺灣的補給據點,以作為完整的補給線,持續供輸“臺灣反抗軍”持續戰鬥。

這就是為何最近韓國與菲律賓都轉向美國,而我只挑菲律賓講的主因:說穿了,尹錫悅就是個草包,背後還有朝鮮與俄羅斯的牽制,很難在臺海戰爭裏有什麽作為;但菲律賓不同,小馬科斯扮豬吃老虎,深沈的很,而他提供給美軍的4個軍事基地,都是美國實現臺灣城鎮戰的重要補給據點。菲國哪有能力節制美軍?屆時對美軍行動的“不作為”,比韓國更具破壞性。

美國在烏克蘭境內建立了一個由突擊隊和間諜組成的秘密網絡,提供武器、情報和訓練,特種部隊扮演重要角色;再由此與北約其他成員(英、法、加、立陶宛)的特種部隊協作,為烏軍提供了巨大的幫助。換言之,在未來的某個時間點,也不能完全排除美軍之外的特種部隊在臺灣活動。

美軍最了解臺軍不能戰的現狀,華盛頓也逐漸意識到整個臺灣社會的戰意與烏克蘭天差地別。因此,美方所能尋求的最佳途徑,是盡可能地促進全臺防衛意識,同時培養民兵恐怖組織,確保在“最差”的狀況下,至少也能執行炸毀臺積電之類的恐怖行動。

而烏克蘭玩完了,接下來就玩臺灣,這幾乎是“世界共識”。

烏克蘭收尾,臺灣接棒

俄烏沖突是否接近收尾,其實臺灣是另類的“春江水暖鴨先知”。

5月初,25家美軍火商組團訪臺,第一層的意思就是烏克蘭那邊沒啥生意做了,轉而來臺灣搶單。軍火商一來臺,美方原本對中方促談的不以為然,就變成了樂觀其成,前後變化,足為明證。

參訪團走遍了相關的臺灣軍工與科技業,琢磨著該塞什麽軍火進來,順便與臺廠洽談合作生產,一起吃下美國聯邦政府預算,境外擴張美軍工業的產能。

大約在同一時間,美國前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John Bolton)也受邀訪臺。作為第一個訪臺的美總統擬參選人,博爾頓一張口就是“美國應外交承認臺灣”,大談“雙重承認”,主張讓臺灣融入美國的集體防衛網,同時派遣更多的美軍進駐臺灣。

臺內部的反戰者,明智地將博爾頓視為戰爭販子,對其了無新意又不懷好意的口惠,並不買帳。

美國的戰爭販子密集訪臺,有沒有促進臺灣社會的防衛意識呢?

根本沒有,倒是軍工概念股漲停了好幾只,馬照跑舞照跳,且反戰的聲音還變得更高亢了一些。這意味著臺灣確實多了一些戰爭警惕,但仍傾向認為戰爭不會發生。

當前,民進黨當局企圖說服臺灣社會,來自美國的軍事支援能有效威懾大陸掀起戰爭的意圖,而不是為了引戰。但顯然,站在第一線的誌願役,至少有2成不這麽認為,與以往的寬松時代相比,區區月薪35000元新臺幣,不值得為此被美國人深度操練,更不值得付出性命。

4000多人提前退伍,相當於一年跑掉一個旅,或是每年濫竽充數招募了一個“逃兵旅”。

志願役作為臺軍的主戰兵力,員額有16萬多,義務役期從四個月延長為一年後,至2029年擴增5萬多人,後備軍人有200萬,但每年頂多只能“精實訓練”11萬人(為期14天)。

誌願役為“主戰部隊”,義務役為“守備部隊”(目標編成5個海岸守備步兵旅,也可稱為“炮灰旅”),至於警察、義警、保警、宮廟義勇、後備軍人、女性、青少年,則分屬於“民防系統”與“後備系統”。這四大系統便是臺灣“全民防衛”系統。

打仗當然是主戰部隊最重要,但美國看衰臺灣的主戰部隊,就只好寄希望於儲蓄多一點炮灰,以掩護恐怖組織打遊擊,這就是不對稱作戰。

若說郭臺銘喊出8萬機器人大軍,讓大家覺得很有科幻感,民進黨搞的“宮廟義勇”部隊,則讓大家感覺很有玄幻感。什麽是“宮廟義勇”?就是迎神廟會時那些臉上五顏六色,跳“陣頭”、八家將等傳統民俗的“舞者”,卸了妝後通常就是地方混混。

相較之下,日本社會非議紋身者入伍,未免大驚小怪,美國逼到臺灣把什麽妖魔鬼怪都湊成隊伍,這才厲害。

至於機器人大軍(遙控陸戰隊、“機械蛙人”),郭董倒也不是完全無的放矢,畢竟AI與自動化發展迅速,但現階段說這個仍太穿越,不想當兵的年輕人有點亢奮不起來。

這一切雖然荒謬可笑,但烏克蘭之戰劇終後,美國大概率會將資源集中投入在臺海、東海與南海。到底是要蓄意引爆戰爭,還是提升威懾力打擦邊球?後續發展不能不令人嚴肅以對。

作者:雁默    (臺灣自由撰稿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