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大灣區GBA專題:灣區港人診症支援 留意資助上限

大灣區GBA專題:灣區港人診症支援 留意資助上限

醫務衛生局推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資助居於大灣區的合資格香港市民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圖)接受診症服務,涵蓋醫管局提供的主要專科及普通科門診服務。
醫務衛生局推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資助居於大灣區的合資格香港市民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圖)接受診症服務,涵蓋醫管局提供的主要專科及普通科門診服務。

【時報訊】常聽老人家說小病是福,但當港人移居深圳或其他大灣區城市,便需要考慮醫療問題,特別是長者在內地退休,更需要小心考慮。香港醫務衛生局因應大家關心的醫療開支問題,正式推行「支援粵港澳大灣區醫院管理局病人先導計劃」,讓政府以資助方式為居於大灣區的合資格香港市民提供醫療支援,協助他們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接受診症服務,從而得到持續的醫護跟進。該計劃是推動跨境醫療服務的重要里程碑,既令病人免卻舟車勞頓返港醫病,同時有助紓緩香港公營醫療系統的壓力。

明報記者 龍彩霞

「先導計劃」是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間推出的特別支援計劃之延續,政府表示會不斷優化及深化相關的醫療服務範疇,以切合身處大灣區的香港市民的醫療需要。按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截至2022年底,在廣東省通常逗留6個月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有近53萬人。政府於2021年試行的「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亦會恒常化地推行,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港人北上工作、生活或退休,進一步增加港人在大灣區醫療服務的需求。

特別支援計劃可轉先導計劃

當局稱,已參加「特別支援計劃」的病人,如有意參加先導計劃,可向港大深圳醫院提出申請,完成手續便可過渡至先導計劃;無意參加並希望回港覆診的病人,可向該院提出轉介到醫管局跟進。至於從未參與計劃或需更新個人資料者,現時起可向該院申請。

另外,在「先導計劃」下,合資格港人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每次接受指定門診診症服務需繳付100元人民幣診金,經醫管局核實的指定享有豁免醫療費用人士除外,餘下費用差額則由先導計劃資助,上限為2000元人民幣。

長者可港大深圳醫院用醫療券

近年政府讓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可以使用醫療券支付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內地唯一合作醫院)指定科室提供的門診和醫療護理費用。現時,每名年滿65歲或以上的合資格長者,每年可獲發2000元的醫療券金額,每年未用完的醫療券金額可累積至其後年份使用,累積上限為8000元。

[活在灣區]

相關字詞﹕大灣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狮子山隧道星期日实施易通行

丘应桦呼吁恢复世贸争端解决机制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