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鲁利马艺术博物馆内一景。 |
博物馆展出的庆典用杯。 |
博物馆展出的战士陶器。 |
博物馆展出的装饰吊坠。 |
1月24日,习近平主席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第七届峰会作视频致辞时强调,中方愿同拉美和加勒比国家继续守望相助、携手共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近年来,中拉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双方充分借鉴彼此文化成果,成为不同文明和谐相处、相互促进的典范。2016年11月21日,在秘鲁首都利马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同时任秘鲁总统库琴斯基和夫人兰格共同出席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并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在当地引起热烈反响。2020年以来,“失落的黄金国——安第斯文明特展”“秘鲁古代文明展——探寻印加帝国的源流”“黄金国之谜——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等展览相继在中国举行,广受欢迎。
秘鲁是文明古国。位于秘鲁首都的利马艺术博物馆,正是一座拉美印第安文明宝库。它记录着秘鲁的璀璨历史与多元文化,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交往。
讲述古老土地的故事
在巍峨的安第斯山脉与辽阔的太平洋东岸之间,有一块狭长地带,拉美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秘鲁就坐落于此。
秘鲁首都利马既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也闪耀着现代的活力。漫步市中心,印第安古代文明遗迹、宏伟华丽的欧式建筑、现代的高层建筑,不同时期、不同风格,颜色或简洁或浓艳,造型或古朴或现代……历经时间洗礼,它们和谐共存,静静诉说着安第斯地区悠久多元的历史文化。
利马有很多博物馆,其中享有盛誉的利马艺术博物馆展示了秘鲁近3000年来的灿烂艺术。馆内展览面积4500余平方米,常设展厅陈列有1.8万余件展品,涵盖前哥伦布时期、殖民地时期以及近现代和当代时期。这些饱经沧桑的文物,是秘鲁文明的见证者、传递者。
博物馆共有30余个常设展厅,2号—9号展厅主要展出西班牙殖民者到达秘鲁前的艺术,如莫切文明、纳斯卡文明、雷瓜伊文明、奇穆文明等前印加时期的文物,以及印加文明时期的陶器、纺织品、金属器物等。例如,2号展厅主要陈列各个时期的典型陶器,人形陶器动作夸张、神态生动,小兽陶器张牙舞爪、憨态可掬。
在展厅醒目位置,摆放着一件莫切文明时期(公元100年—800年)的战士陶器,他皮肤深褐、高眉大眼、神情坚毅,腰间系着白色外衣,头上戴着布帽。这名战士身体微微前倾,跪坐在地,左手持盾牌,右手搭于额前,向着远方眺望。这件战士陶器身高虽不足20厘米,却体态生动,仅使用简练的线条与棕白两色,便将一位莫切战士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在雷瓜伊文明时期(公元前200年—公元650年)的动物陶器展台前,总是有不少孩童围绕。凶猛的美洲虎、呆萌的羊驼、神秘的未知生物,各种陶器与石器器身仅用黑、红、白三色装饰,形态各异、生动活泼,透过玻璃柜懵懂地望向千年后的小观众们。
4号展厅中的纺织品大多用棉花和羊驼毛纺织而成,十分耐用。这些织品图案美丽、色彩搭配得宜,体现出古代秘鲁人民精湛的纺织工艺。其中,纳斯卡文明时期(公元前100年—公元700年)的纺织品以工艺精湛复杂闻名。纺织者们运用多种编织技法,制作出披风、腰带、挂毯等服饰与生活用品。大自然中飞翔的小鸟、爬行的昆虫、绚丽的花草植物,都是他们的灵感来源。这些织品让参观者一窥安第斯地区的生活场景,仿佛可以看到妇女们正在辛勤织布。她们的身体前后摆动,调节着织线松紧,经线与纬线在手中巧妙交叉,变幻出各种图案。
5号展厅展出小巧而精美的王冠、徽章、鼻环、耳罩等,这些曾经象征着身份地位的金属器物今天依然散发着光彩。它们大多来自奇穆文明时期(公元900年—1470年)。这一时期,金、银、铜器的制作技术达到秘鲁古代的最高水平。工匠将焊接法、失蜡法、锤金箔、镀金、贴金等复杂技术运用得十分巧妙。
9号展厅中,展出有印加文明时期(公元1370年—1533年)用石头雕刻而成的“算盘”。它由一个个大小不同、错落有致的方格组成,经过精心打磨而光滑细腻。也许是由于造型奇特,人们对它的用途有着诸多猜想:是神秘的建筑模型?还是特殊的计数工具?抑或是古老的游戏工具?
推动秘鲁文化向前发展
博物馆11号至34号展厅主要展出16世纪以来的绘画、摄影和装饰艺术作品。23号展厅展出有秘鲁摄影师马丁·钱比拍摄的照片,远处的模糊风景与近处的高大人物对比鲜明,印第安人古铜色的皮肤在暗色背景下异常耀眼。照片中人物沧桑的面孔、朴素的斗篷与裤子上的补丁,都在无声诉说他们劳顿困苦的生活状况。
在展厅里,参观者还可以看到秘鲁画家不同创造风格的作品,例如擅长记录历史的伊格纳西奥·梅里诺的画作,借助画笔反思社会、批判现实的弗朗西斯科·拉索的作品,将欧洲传统绘画与摄影相结合的卡洛斯·巴卡—弗洛尔的作品等。虽然画风迥异、主题不同,但都展现出他们对本民族历史与现实的强烈关注和思考。31号展厅展出的印第安主义画派创始人何塞·萨沃加尔的绘画作品尤为引人注目,这位爱国艺术家游历秘鲁各处,用画笔展现祖国的秀丽风景。他的作品多以土著生活为题材,描绘了秘鲁印第安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1号展厅不定期地展示秘鲁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他们或探寻民族传统、或思考历史与现实。其绘画语言或许稍显稚嫩,但画面之中蕴含着青年一代对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漫步利马艺术博物馆,总能看到不少孩子,他们有的手握画笔,认真描摹画作,授课老师不时在耳边轻声讲解;有的身着传统服饰,随音乐翩翩起舞;还有的排成一列,演奏民族传统乐器。这些博物馆课程在陶冶儿童情操的同时,更激发出孩子们的主动性,将他们从艺术作品的欣赏者变成创造者。
在展厅穿行,仿佛在时空中穿越。不同文明时期的珍贵艺术品跨越千年,与我们静静对视。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秘鲁人民创造出辉煌的文明:那些多彩的陶器、炫目的金银器、精致的织物和生动的绘画与摄影作品,直观呈现出秘鲁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展示着秘鲁人民多彩的日常生活与丰富的精神世界。
图片均由袁若南提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2月21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