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首页>>文化热点>>字号:
视频播放位置 相关链接 “中国风”流行歌曲≠“戏歌” 近些年来风靡大江南北的戏歌虽然不多,但戏曲元素并没有在当今的流行歌坛销声匿迹,而是融入流行音乐的创作中,被称为“中国风”。 对于80后来说,王力宏的《在梅边》,周杰伦的《霍元甲》《兰亭序》,以及信乐团的《北京一夜》流传度极高,这些歌都把传统戏曲的故事素材和唱腔风格融入其中。近两年来,“中国风”歌曲的创作也越来越火,通过《中国好歌曲》走入观众视线的戴荃,就以一首原创歌曲《悟空》火遍网上网下。他更明显地运用了戏曲融入流行歌曲的方式,加入带有曲艺特质“说唱”,在演唱中增加念白。 “但这类借用戏曲元素的中国风歌曲和戏歌并不一样,其实更加西化。”乐评人卢世伟说,由于戏曲形式离流行音乐比较远,作曲家姚明的创作更像是把戏曲民族音乐化。而在近年来流行的中国风歌曲中,王力宏、周杰伦等音乐人虽然借鉴了戏曲素材,但还在其中加入了R&B、说唱甚至摇滚等音乐元素,“本质上还是流行歌曲。” 更重要的是,流行歌手并不会在中国风歌曲中演唱戏曲段落。“戏曲的行腔非常专业,但流行歌手并不懂戏,戏曲的段落要么由别人唱,要么只是作为旋律素材出现,歌手只是简单学一下带有戏曲味道的唱腔。”卢世伟印象中,戴荃的演唱更接近“戏歌”唱法,因为他毕业于专业戏曲院校,对传统曲艺非常了解,“不过他的歌曲编曲也已经流行化了。” 1 2 分享到: 2.23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