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據本省保健部公佈的數據,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知的萊姆病(Lyme disease)個案已達到創紀錄的數量,先後有三百七十一宗,而去年三百零四宗例,前年三百廿九宗。 自二0一一年以來,病例數量一直在穩定增長,當時只有卅二宗而已,到二0一四卻年躍升至一百廿五宗,到二0一六年已高達一百七十七宗。 東部鄉鎮區今年報告的萊姆病病例最多,但一百卅九宗只有十宗是在省內感染。 滿地可有六十二人被感染,其中卅宗省內感染及卅一宗省外外,一宗來源不明。 病例數量第二高則在Montérégie區共八十四人,其中只有八人是在省內感染。 東部城鎮區公共保健負責人,即我國萊姆病研究網絡成員芭朗(G. Baron)醫生告訴主流傳媒:「每年都有新的地區出現壁蝨或蜱蟲,因為天氣異變之故。牠們的棲息地正在擴大,可寄生的動物體更多。」 她認為人們如果看到壁蝨或蜱蟲不應該驚慌。「即使被咬,也不意味著您會患上萊姆病。壁蝨或蜱蟲必須先被感染,但並不是所有的壁蝨或蜱蟲都感染這種疾病,而且必須寄生至少廿四或卅六小時才能傳播疾病。」 萊姆病是由細菌通過被感染的壁蝨或蜱蟲叮咬進入人體而引起的。 未經治療的萊姆病對健康的影響很嚴重,包括心臟,關節和神經系統。這些症狀可能不會立即顯示出來,並且可能會持續多年。但如果疾病早點發現,可以使用抗生素進行有效治療。 在廣闊的戶外環境中較容易遭壁蝨或蜱蟲,包括森林,高的草叢,林地附近的花園和灌木叢。 到戶外時最好穿上長褲和長袖襯衫。如果遠足時要穿越過長的野草,請將褲管塞進襪子裡。 一天結束時請檢查一下自己是否已被叮咬,壁蝨或蜱蟲叮咬並不痛因此在戶外時可能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在樹林或過高的草叢中漫步?事後須檢查自己是否帶了壁蝨或蜱蟲回家。 萊姆病的常見症狀是皮膚上有牛眼形的皮疹。被叮咬後最多卅天出現症狀,包括: -被叮咬部位的皮膚或其他地方會變紅。 -皮疹快速蔓延。 -發燒。 -關節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