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當菲歐莉托(J. Fiorito)決定試服大麻藥丸時,她的境況實在不堪。 她步行時雙腳幾乎不能動彈,有時必須坐電動輪椅才能出外。偶而半夜醒來時,她發覺渾身肌肉痛得難以忍受。 現年六十一歲的她自小就患上小兒麻痺症。儘管服用強力的止痛藥和肌肉鬆弛藥,她的病情仍然惡化。 去年冬天,替她治療的神經科醫生建議她參加一個醫療大麻診治試驗。 「我又沒什麼損失,」她說。「這大麻真的是靈丹,不到三天我的腿沒那麼緊了,感覺上輕很多。」 「物理治療時,他們給我六分鐘看我能走多遠。去年十月我走了八十九米,這星期是兩百五十一米。我說這是奇蹟不是信口開河。 一共有五十位滿市病人人參加了期次醫療大麻藥丸診治試驗,她是其中一位。於今年四月進入第二階段的這項研究主要是證實危險性較低的大麻,是否可以取代成份以鴉片為主的止瘤丸。 如果成功及獲得聯邦保健部毒控局批准的話,這類大麻藥丸也許可以在藥房售賣及列入公家醫保。 這是滿市兩間Dante Cannabis大麻診所和渥京Tetra Pharma Bio聯袂進行的研究項目。 「我們只幫助菲歐莉托這些病人獲得不昂貴且質量得到檢控的藥物,」Sante Cannabis共同創辦人普蘿絲克(E. Prosk)說。「眼前的醫療大麻系統未完善,治標不治本。」 財政負擔 我國的醫療大麻系統存在四年,模式依舊未變。約廿五萬名有醫生處方的病人可以向獲政府牌照的一百十五位大麻生產商購買。 它和其他醫物不一樣,閣下要自己付錢,不關公家醫保的事。 繼後的聯邦大麻法進一步增加病人的財政負擔,因為他們於十月十七日將須多付百分之十的稅。 「大麻法在我們的世界間接地造成傷害,」普蘿絲克說。「一些人以為合法化了,病人到店裏買大麻就行,殊不知使用醫療大麻的人需要的是含有具體醫療效果的產品。」 研究進行期間,病人獲派發含有兩種高濃度大麻成份的藥丸。這些大麻成份分別是具堤神和止痛作用的四氫大麻酚(THC)和可以抗發炎、鬆弛肌物及抑制抽搐的大麻二酚(CBD)。 到目前為止在七十位接受試驗的病人裏,只有一人出現嚴重的副作周。 「除了這個病人無法忍受的個案之外,每個人都沒有問題,」主導上述研究項目的韋干諾(A. Vigano)說。 「它的接受及安全程度實在令我感到訝異。當閣下進行這類試驗時,病人能否容忍是關鍵所在...要確保產品是安全無虞。」 在硏究的第一階段,提供給病人的四氫大麻酚和大麻二酚份量較低,以便他們的身體慢慢適應。韋干諾說在此階段已經可以看到一些人的控痛能力起了變化。 接下來醫生逐漸增加份量,直至藥物發揮效果為止。 發揚光大 「我們的理論就是從低份量開始,然後慢慢增加,主要是加強容忍能力,」韋干諾說。他是麥基爾大學腫瘤科助教。「這些都是我們目睹的現象,實在令人鼓舞。」 多年以來,普蘿絲克一直在前線為醫療大麻能發揚光大而奮門,她仍為有關大麻研究仍然在幼兒學行階段。 當她的診所的研究進行時,西岸的卑詩哥倫比亞大大學亦推出一項醫療大麻研究,對像是患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人士。 「請想看四年前我們設立這個發牌照生產大麻的系統後,這一路走來依然如故,實在不切合實際情况,」普蘿絲克說。 「在大麻研究方面我們執世界牛耳,不少國际公司對我們感興趣。德國和澳洲等國都以我國馬首是瞻。 「舉世開始注意到我們潛力無窮及具備專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