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日前,一男子来到李老板的店里以换取现金为由,请求通过微信钱包向李老板发送一张1340元限额的“亲属卡”,再由李老板支付其1340元现金。热心肠的李老板一口答应了。微信显示收到亲属卡后,李老板支付该男子相应现金,该男子随即离开。男子离开后不久,李老板微信收到该男子解绑亲属卡的通知,再联系对方,发现自己已被拉黑。 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康康������ 好的,没问题 嫌疑人拿到现金离开后...... 警察同志,我被人骗了,情况是这样的balabalabala...(以下省略一万字) 亲属卡是个啥? 亲属卡和红包、转账有什么区别吗? 诈骗手法分析 第一步:通过沟通或其它方式与被害人建立微信好友关系; 第二步:向被害人主动发送“亲属卡”,利用被害人对“亲属卡”功能不了解的特点,让被害人误认为“亲属卡”的金额等同于转账金额; 第三步:利用“套现”、“转错”等各种理由,让被害人将刚才收到的“金额”予以返还; 第四步:与被害人解除好友关系。 提示1:亲属卡只是一个“额度”,接收的亲属卡并不是到账金额,与红包、转账有本质区别。 提示2:与陌生人建立微信好友前,一定要确认好对方的身份,给他人发送亲属卡时一定要谨慎,避免因轻信他人上当受骗,使自己蒙受损失。 提示3:建议大家及时对自己的微信亲属卡绑定情况进行查看,避免因亲属卡被陌生人绑定而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原标题:《【上海反诈进行时】谨防“亲属卡”诈骗》 |